中堂镇潢涌村历史悠久,是东莞市四大名乡之首。如今的潢涌古村,以其合理的村落布局、精美的古建筑、良好的环境风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村落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构成了独特的文物景色风貌,成为岭南地区明清村落的一处重要事例。
潢涌村位于东莞市北部、中堂镇东北部,现全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道稳、大坦、下塘滘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9120人,总户数2557户,外来人口15000多人。
潢涌村是一个历史名村,建于南宋干道年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历史文物八景之一,气派十足,犹如一位长者,见证着潢涌村历史的脉络和变迁。此外,荣禄黎公家庙、京卿黎公家庙、京卿祠道、潢涌文阁及居仁里、诗家坊、文明启迪、奕世文林门楼等明清建筑点缀居巷之间,让这个富村别具韵味。
多年来,该村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辖区内的古迹、文物、古树等进行保护、修缮等,并修编了《潢涌村志》,在村内营造了爱村、护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对村内的古建筑的保护规划与利用,安排专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造册登记,并已对大部分的古建筑进行挂牌保护,获得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潢涌村民黎胜仔:“相传潢涌在宋朝时碑文记载都是“潢涌”这个名称,到了明朝,听说有只凤凰在博罗罗浮山飞到中堂,必定飞过潢涌、风冲两村。后来发现有童子凤飞过,认为吉祥,就改为凤凰的凰,现在我们看的这幅图,叫九天凤凰图,就是追溯潢涌立村的来历的。”
潢涌村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名人辈出,廉忠孝悌,书礼犹存。
宗朝至清朝,潢涌先后培养出文武进士8名、举人36名、贡生数十名、秀才80名以上,外出为官者百余人,其中政绩显著的首推明朝洪武壬子年御赐翰林黎光,官至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
潢涌村民黎胜仔:“潢涌经历800年历史中,出了很多名人,第一世祖黎宿,他妈妈有病,医生说要用人肉和药才好,结果黎宿在自己的左腿上割了一块肉和药给妈妈吃,结果真的吃好了。此事感动了邻居和村民,说他十分孝义,传到了县官那里,县官觉得孝义可嘉,所以上报了南宋皇帝,皇帝下发御旨,赐他家的门额,孝义之门挂在门上,他的村所在地就叫德本坊,从此潢涌就沿着先祖孝义和德本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潢涌村走“以集体自办工业为主,外源型经济为带动,民营经济为补充”的发展道路,村集体经济连续多年名列东莞三甲。潢涌的发展并不只是经济因素,而是潢涌村的综合实力,这个地方治安稳定、环境优美、邻里和谐好,村民有幸福感。为了更好地展示潢涌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潢涌村斥资600万元建设了潢涌陈列馆,于7月建成投入使用。潢涌陈列馆分潢涌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未来五部分进行陈列,这是对潢涌过去的真实陈述,也是对潢涌未来的美好描绘。
推荐阅读:
宜宾古城的堕落
龙尾关:大理的老记忆
宁波慈城镇 从千年望族走来
陕西漫川古城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