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下的庐江武壮公祠](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0193518963.jpg)
俯视下的庐江武壮公祠
![庐江武壮公祠将恢复原貌](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0193546728.jpg)
日前,备受关注的庐江县武壮公祠修缮工程已正式启动。8年前,庐江有关人士的提案修复保护“省保单位”武壮公祠终于“尘埃落定”。
此次武壮公祠修缮保护工程,修缮面积1330平方米,工期180个工作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在不久的将来,一座辉煌壮丽、肃穆规整的武壮公祠,将会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成为庐城乃至合肥又一个美丽的人文景点。
百年前建祠纪念淮军名将
公元1884年,55岁的淮军名将吴长庆因患病,奉命从朝鲜回国,并于当年7月13日病逝金州(今辽宁省金县)。被誉为“儒将”的吴长庆一生戎马,曾率部随从李鸿章援上海,转战苏、浙、鲁、冀、豫诸省。吴长庆病逝后,光绪皇帝“诏优恤,谥武壮”,是年,柩归故里,清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拨银两修建专祠,名“武壮公祠”。据了解,在浙江嘉兴、山东登州、江苏浦口、河南内黄、韩国首尔还有5座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坐落在庐江县城东大街,落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该祠坐南朝北,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专祠布局井然,匀称严谨,蔚为壮观。
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细,平整如切,柱基全为雕凿精美的石鼓。后厅摆设有明清宫廷器具,以及名人字画和文房四宝,均具有极高的文史和艺术欣赏价值。
“省保单位”损坏严重
该祠自建成至今已有118年。当时,除地方政府每年一次的公祭及其家族后裔的一些祭祀活动外,多为关闭。后历经战乱,几经变革,当年的恢宏气势早已荡然无存。门前照壁全被拆除,祠内物品有的被其后裔收藏、变卖,有的被盗、被毁,祠内空旷如野。所幸的是,该祠青砖小瓦、三进两庭院以及徽式封火墙等主体结构尚保存完整,祠内建筑的木构件除雕刻的图案被破坏外,其他基本齐全。
因较为全面地代表了徽派祠堂的建筑风格,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等,该祠于198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省政府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工程已全面启动
历经百年的武壮公祠摇摇欲坠,让人忧心的局面即将改变。记者8月17日从庐江县文物管理局了解到,中标价为198.6万元的修复工程已于日前启动。
据介绍,此次修缮面积1330平方米,工期180个工作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中将把武壮公祠内部和附近乱搭乱建,不合古建规制的建筑全部拆除。公祠里的木质雕花也将按残留的风格重新做,梁上彩绘,也要按当年的彩绘风格进行修复。据悉,明年1月底前可竣工,届时市民可到庐江县参观武壮公祠,了解吴长庆传奇的一生。
推荐阅读:
绍兴千年古寺拆成骨架 相关部门:保护价值不大
济南千佛山修缮山顶建筑“佛山赏菊”有望再现
津城发现1153处“古迹” 2处入选“新发现”
绍兴县三个古村落将申报为“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