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文保部门获悉,天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82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153处。
天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4月启动,于2011年7月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经过验收核定,天津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82处(古遗址745处;古墓葬157处;古建筑164处;石窟寺及石刻2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75处;其他18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153处,占普查总量的55.4%,复查不可移动文物929处。文物总量由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的1282处,增加了800处,另登记消失不可移动文物400处。新发现的许多文物点填补了本市文物的时代或类别空白。与此同时,天津市工业遗产、长城、大运河、水下文物专项调查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国家文物部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中,天津市位于滨海新区的大港油田港5井以及位于河北区光复道街道的顺直水利委员会旧址的两处近现代重要史迹榜上有名。
推荐阅读:
绍兴县三个古村落将申报为“传统村落”
杭州出台保护新条例 疑似历史建筑要先予保护
衢州龙游小溪自然村修缮古宗祠
苏州“洋志愿者”平江路上修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