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楼建筑

崖城东关骑楼街

崖城文明门城楼
“修旧如故”重现古城风韵
“古城遭到破坏,我们都很痛心,这几十年陆陆续续拆的拆,建房子的建房子,如不保护,子孙后代将再也看不到崖城的古建筑了。”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顾问何擎国说,崖城本地古建筑虽比不上长安、洛阳的辉煌,但它有其独特性,古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为了保护古建筑,修缮古崖城的建设者们并不急于立即对崖城古建筑进行大规模复建。单单文明门城墙就经过3次考古发掘,挖掘出大量与崖州古城相关的建筑遗存,如瓦当、板瓦、铺砖等,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如瓷碗、瓷罐、陶罐、铜钱等,共计200余件。弄清了古城墙的走向、结构、保存状况及其它相关情况,为城墙的修复与保护提供了科学的考古学依据,也为崖州古城修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城墙修复设计已获得省文物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也对设计图纸重新做了调整,很快将修建起两边共140米的城墙,届时老“崖州八景”之一的“边城斜照”将重现世人眼前。
“崖州古城的修缮我们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的方法,尽可能地恢复古城风貌。”何擎国说。对于“修旧如故”,何擎国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建筑“修旧如故”,不是要呈现它如今人所见的沧桑破旧的老态,而应该是将它曾经最光彩照人时的面貌展现给世人,这才是历史风貌的真正内涵。
如今复原后的“盛德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灰色砖瓦结构的宗祠式院落建筑,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坐东向西的“盛德堂”正殿,是一座三开间的建筑,分为门楼、过廊、过厅、正厅、围墙五大部分,两旁还建有耳房;外边是永思亭和古诗词长廊,长廊内收集文人墨客描写的有关“盛德堂”的诗词;还有一部分是残存半壁的裴氏宗祠遗址,为了使其不再受到破坏,现在用玻璃罩把它保护起来。
“盛德堂的复原除考古发掘之外,村中老人也帮忙回想当年的场景,尽可能复原它的原貌。”何擎国告诉记者,崖城水南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此谪居和瞻仰的古代名相名儒为数众多,留下大量的诗篇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何擎国说,古诗词长廊和园林是新增加的,目的是增加“盛德堂”的文化内涵。目前,已经选择了21首清代以前文人墨客描写的有关“盛德堂”的诗词,请著名的书法家书写,在古诗词长廊刻石展示。据悉,“盛德堂”不久将进入内部展陈的布置阶段,届时,将向世人全面展示古崖州丰富多彩的“盛德堂”文化。
古镇重建主打“天涯文化”品牌
崖城古镇该如何建设?今后如何发展?如何将历史文化和现代旅游有机地连接起来?这些问号,已一个个解开。去年,历经3年时间修订完成的《三亚市崖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使我省第一个获批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了明确的保护、修缮和开发条文依据,也为崖城古镇今后的保护做出了规划。
记者获悉,修复后的崖城古镇将呈现出一个既最大程度还原旧有的典范设计结构、又符合现代城市规划的“天涯文化”风情小镇,着力体现以崖州古城为代表的天涯极地文化;以水南村为代表的流放文化;以崖州学宫、大云寺、南山、大小洞天为代表的儒道佛学文化;以大疍港为代表的海上丝路商贸文化;以黄道婆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以热带田园风光及“崖州八景”为代表的景观文化;以黎、汉、回族民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崖城、保平、梅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同时,拥有明清古村落风貌的保平村的保护工作也在步步推进,按规划,这里会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并建成配套商业服务片区、保平书院、旅游院落、村口广场及滨河景观,形成良好的村口景观,并将转化部分民居院落功能,提供展示、接待等服务,使之成为崖城文化旅游最佳的启动点。
崖城将成另一旅游增长点
对于崖城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名镇规划编制单位清华大学精妙地总结为:“琼崖边邑古风悠长,名仕贬谪天涯道远,儒道佛学文化深厚,海上丝路商贸名港,热带田园山环水绕,棉纺故里贡品丰饶,民族融合黎汉友好,红色革命英雄辈出。”
“未来的崖州古城将以崖州孔庙为核心,形成南北向文化景观轴及东西向经济文化轴,包括镇海门外核心区、崖州古城风貌保护区、日昇坊核心保护区、官塘村风貌保护区、起晨坊风貌保护区。”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顾问黎月光告诉记者。
黎月光说,古崖州修缮将严格控制规划区内各类建设用地,做好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从整体上保持古镇空间格局和特色风貌。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保护规划逐步修复古崖州衙门、冼夫人庙、关帝庙、御碑亭等,形成特色突出的古崖州公共建筑群,吸引游人前往,为游客体验古崖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崖城将为中外游客提供内容丰富的精品旅游线路。
何擎国认为,天涯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海南曾经是古代流放贬官罪臣之地,形成了海南独特的贬谪文化,被流放的官员到崖城后,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南的一些习惯,给崖城带来积极的一面,这是崖州古城旅游的一大特色。
在何擎国看来,海南这种独特的贬谪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为有效助力崖城未来科学发展,管委会积极借鉴国内一些古城的发展模式,总结它们的经验,力求将三亚崖州古城打造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他认为三亚历史有别于其他地方,这里的历史积淀将会让三亚这座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打上历史文化的烙印,成为另一旅游增长点。
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和崖城镇的有关负责人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是崖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结合泛南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崖城将有更多的旅游资源成为亮点,为崖城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撑,未来也将成为崖城乃至三亚的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推荐阅读:
拥200古建筑 塱头村或成国字号古村
福建上杭客家古城被指将拆除 官方否认
永州零陵区发现一处舜帝庙遗址
湖南省住建厅规划处考察贾市古村落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