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
始建于宋末元初,是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四周青山环绕,黑龙潭水分3条支流穿越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条条细流入墙绕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它是研究纳西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的宝贵实物例证。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
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为方形。明、清两代均有补修,但基本上还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为代表,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精华,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颐和园
原为清代行宫花园。园内有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活动区域。全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山青水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气魄宏伟,手法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天坛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道的祖山庭之一,有道教宫观20余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道教文化和川西民居特色。都江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在其周围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离堆等文物古迹。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阅读:
晋城金元古建 石掌玉皇庙
潍坊寒亭村于氏宅院民居
潍坊寒亭一孔桥
潍县万印楼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