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清远楼](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6/201266182222299.jpg)
宣化清远楼,被人们誉为“第二黄鹤楼”。它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清远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衢。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券洞内500年前的铁轮车辙至今明显可见,使人遥想当年车辕骤、马萧萧、鞭声盈耳、市井繁茂之景象。清远楼楼体外观3层,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搭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匾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都御史郭登庸所铸造的铜钟“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宣化府志载“钟鼓之设历禁令、斯昏晓、防奸宄”之用。
清远楼建筑独特,造型精美,别具一格,全国罕见。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高超的古代建筑艺术佳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建筑大师伊东忠太博士曾著书《东方的建筑史研究》称赞清远楼采用的建筑技术与手法,世上绝无仅有,向全世界进行了介绍。1988年,清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
6月7日起沈阳锡伯族家庙向公众开放
山阳县政府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南京明故宫周边100米不得建楼
广东台山名镇名村建设工作获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