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泮池、石桥与中规亭
中矩亭、中规亭
中矩亭、中规亭分列棂星门内东、西两侧,中矩亭为方形,中规亭为圆形,黄琉璃瓦攒尖顶。语出《礼记·玉藻》之“周旋中规,折旋中矩”和《周礼·考工记》之“方者中矩,圆者中规”。
泮池和泮桥
泮池在棂星门北数米,池近半圆形,弧面朝南,北岸弦长37.4米。池周环绕白石望板、望柱。泮桥从池正中部跨越南北,为青石拱桥,长19米,宽2.88米,共五孔,正中桥孔最大,两边孔径对称递减。
重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在屏门以北发现了明代泮池遗迹,并将之恢复,使府学文庙内出现罕见的“双泮池”景观。
钟英坊、毓秀坊
钟英坊和毓秀坊分别位于泮池以北,文庙东西院墙内侧,钟英坊在东,毓秀坊在西,彼此遥相对应。二坊形制相同,均为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式木质牌坊,覆黄琉璃瓦。
2007年底,在维修过程中,二坊的遗址被发现,局部延伸至原小学围墙范围之外,印证了古时文庙的规模。

屏门,远处为更衣所
屏门
屏门作为文庙第三道门,是一座五间六柱牌坊。坊顶五楼,由明间向两侧呈三阶式错落,重昂单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饰吻兽,檐下以云头斗栱承托,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等图案。坊柱前后各用斜柱支撑,柱础由石鼓夹抱。
1952年,牌坊的地上部分被迁建至大明湖公园南门。2007年在原址重建。
更衣所、牺牲所
屏门东、西两侧分别是更衣所和牺牲所。每年祭孔前,主祭官须在更衣所沐浴、更衣,斋宿三日。更衣所建筑为原物,2006年,进行落架维修。牺牲所则用于祭孔大典上祭祀用品的准备,原建筑已被拆除,2006年根据史料记载在原址复建。

戟门
戟门
戟门为进入大成殿前院落的正门,面阔五间,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筒瓦。戟门两侧原与廊庑相连,与大成殿组成一封闭院落。重修时,两侧原本较为低矮的廊庑被加高,且与戟门分离,以备防火之需。
推荐阅读:
济南历下解放阁
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
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塔中“孤本”嵩岳寺塔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