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风雨篱笆楼 撒拉族东迁的背影
来源:兰州晚报  日期:2012-4-1

篱笆楼

篱笆楼

古朴的篱笆楼

古朴的篱笆楼

木结构民居

木结构民居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一带,以木、石、土为材料的篱笆楼是当地撒拉族传统民居,因楼房墙体用树条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

    眼下保存最为完整的篱笆木楼,位于循化县孟达乡大庄村牦牛巷中。循化县当地撒拉族学者韩占祥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古老的二重楼形民宅,是撒拉族地区遗存的唯一明清民居建筑。

    “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对研究撒拉族明清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东迁历史,开发撒拉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了解、认识、研究撒拉族历史的宝贵实物材料。”韩占祥说。

    据循化县当地撒拉族学者韩占祥先生介绍,撒拉族的古民居,早起略带中亚风格,后来吸收了汉式建筑遗风,建筑布局为中国北方四合院式、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庄廊墙是用封闭的黄土夯实的方形,墙体横切面呈底厚顶薄梯形,仿藏族习俗,围墙四角顶放置白石头,紧贴围墙布建房屋,庄廊中间有庭院空间,整个庄廊建筑由堂屋、厨房、圈房和大门组成。

    据了解,撒拉族人聚族而居,自成区域,因此血缘较近的“阿格乃”和“孔木散”(家族组织)居住在同一区域,虽与回族同信一教,由于居住区域分明,宗教活动的界限也很清楚。对住宅历来十分讲究,庭院建筑别致。住房四周围以土墙,称“巴孜尔”,亦称“庄郭”。筑“巴孜尔”时,同一阿格乃、孔木散的男子都来相助。房屋多为四合院式平顶土房,以土木结构为主,讲究建筑艺术,所选木料质地优良,配置精巧,工艺细致。院落利用经济合理,一般正房坐北朝南,称“撒热”,隔出一间供家长夫妇住,正中作堂屋兼作会客之用,另一间则为客房。与正房相对的南屋为小辈的住处,东厢房多作厨房和储备室,西边为圈房,饲养牲畜。居室必盘火炕,靠墙炕上安放柜或一对木箱,柜上叠放被褥毯子等。堂屋正中安放一张八仙桌,上放香炉、盖碗子等,有条件的,还要挂写有《古兰经》经文的条幅。一般庭院里都栽有花木,房后有果菜园,显得朴素、美观、清洁、整齐。东部孟达乡地处峡谷地带,平地较少,山间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居住在这里的撒拉族人多修建3层楼,用柳条编成篱笆,涂泥作墙,撒拉语叫“绕合”。一般上层是卧室,陈设华丽,下层是厨房,也有用作厨房和储备室的。近几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楼房,也有不少砖木结构的新型楼房。

    两大风格

    据循化县副县长韩秀兰介绍,撒拉族的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建筑和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分为中国传统飞檐歇山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圆顶穹隆式建筑。民居建筑分为古民居和现代民居。

    循化县街子乡被视作撒拉族的圣地,成为撒拉族文化的发源地。撒拉族与藏、回、汉等民族在此共同生活,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用双手创造着素有青藏高原“西双版纳”之称的家园,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撒拉族建筑艺术包括清真寺建筑和民居建筑。清真寺总体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飞檐歇山式。寺内有影壁、唤礼楼、礼拜殿、讲经室和洗浴室等组成,清真寺外廓、内部梁柱壁面上大多雕有植物图案和阿文书法,屋脊下则放有宝瓶,殿顶龙头秀出。大殿高大宽阔,唤礼楼,高耸宏伟,飞檐斗拱,翘耸欲飞。民居一般为宫殿式风格。大房撒拉族称“萨日”坐北朝南,房檐前雕刻有精美花草图案,上房中间是堂屋,两边凸出卧室。室内装备新式家具,墙面多挂《古兰经》中堂,山水条屏等为主,庭院整洁宽敞,院内花坛种植奇花异草,庄廓前后,河渠纵横,绿树成荫。孟达地区平地较少,往往修建二层楼房,土木结构,上层为卧室,下层作厨房等。家庭分居时,父母和幼子同居旧宅,其余儿子重新置家分居。

    明清遗址

    循化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撒拉族篱笆楼是木石土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它是颇具特色的高原民族建筑文化景观,具有可贵的民俗学、建筑学和旅游开发价值,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清时代,现仅存于循化县孟达大庄村。

    位于循化县黄河岸边的清水乡孟达大庄村,紧邻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古以来就以森林资源丰富而著称。据循化县副县长韩秀英介绍,孟达乡附近山上以红松、桦树及落叶乔木为主的500余种植物是撒拉族祖辈生存的基础,也是孟达地区木建筑和木雕工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在孟达乡大庄村境内,有一处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建筑,历经明、清、民国400多年的沧桑岁月,迄今原建风貌依然如故。

    据当地旅游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于明末,总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庭院式建筑,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顶大门。

    篱笆楼分上下二层,上层设卧室、贮藏室、沐浴室等,楼底房间内阔廊窄,设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点。楼体框架用山中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山中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黑土草泥,其上再涂以白土泥,墙体中间为空,这种方法即节省建筑材料,又减轻了楼体的重量,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较强。在建筑过程中撒拉先民充分考虑了当地实际情况,即在孟达地区,坡陡平地少,林木多,建篱笆楼取材方便,又不占土地,整个建筑布局美观大方,合理科学,充分体现了撒拉族人的勤劳智慧。

    明清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撒拉族社会经济也日益繁荣,达到鼎盛。撒拉人在孟达一带相继修建篱笆楼建筑群,形成台子巷、上庄巷、牦牛巷等8大巷区,道巷两侧木楼林立,规模宏大。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上百栋篱笆楼仅留下14栋,大部分被拆除改建。

    “这座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地区唯独遗存的明清民居建筑,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巨大。”韩占祥老人说。

    保护传承

    从2005年开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高度重视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撒拉族篱笆楼作为古老民居建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弘扬。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篱笆楼建筑濒临绝迹。

    为保护和开发撒拉族古老的建筑文化景观,2008年6月,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处于风雨摇曳之际的撒拉族篱笆楼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无论是从文物保护的层面还是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撒拉族篱笆楼从此被筑上了一道保护墙。

    据循化县县长韩永东介绍,近年来县上每年都要组织举办“撒拉族古居民楼”摄影宣传展、“撒拉族古民居”研讨会等活动,编纂了撒拉族古民居介绍材料,并举办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使这一古老民族建筑技艺得以保存和传承。

    韩永东告诉记者,近年来撒拉族居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繁荣发展。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得到了有效保护,撒拉族文化正在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先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篱笆楼代表了撒拉族人民长期形成的一种历史文化惯性,也是我国多元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大多数民众融入现代文明生活主流的同时,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从现实角度来说,充分发掘和利用篱笆楼传统的建筑技术经验,建立非物质文化继续传承的通道十分必要。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使这一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可持续发展。为避免撒拉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断代,要针对当地水电建设的实际情况,尽快寻找新址并将现存的古代篱笆楼整体搬迁。”赵宗福说。

推荐阅读:

历史见证和缩影的天水古民居

姜维城 岷江上游的悠悠古城

甘肃第一大墩 金塔烽火台

历经风雨沧桑的田州古塔

编辑:菩提树
来到束河古镇,你会找到对生活的另一种热爱 束河古镇 远离尘嚣,忘..
三台子烽火台坐落在绥中县沙河站乡三台子村东2公里的山坡上,西距绥中镇..
九门口长城坐落在辽西走廊的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带,东为绥中..
唐昌镇曾是川西最富裕的地方,看惯了那些打造的古镇,目不暇接的商业气..
南豆角村一村民家老宅的地面是石块铺成的 南豆角村的社公爷石像 南豆..
山重村,属福建省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汉唐古城骆驼城遗址今年开始..
 ·深圳古村落将再次沉入水底
 ·宁德古田溪山书画院古民居移..
 ·名人故居标准其实是毫无价值..
 ·拆除“鲁迅旧居”背后的文保..
 ·深圳南头古城南门古建筑被拆..
 ·济南文物部门回应闵子骞墓维..
 ·太原教场巷历史民居落架大修..
 ·沅陵累投3000万保修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