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神](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3/20123301569491.jpg)
黑天神
中塔高入云表,寰中无匹。旁二塔如翼,内向。寺楼鸿钟,其状如幢,制作精好。雨铜音像,高二丈六尺,唐初,有僧拟募铜铸像,是夜,天雨铜;像成铜尽,无欠无余。《证道歌》二碑,佛都二大字,为寺僧圆护手书。其用笔与赵孟頫同三味,为世所珍。三圣金像在极乐殿,并高丈一尺,嘉靖间铸。时盛夏赤日,冶人无措,忽阴云如盖,独复铸所,像成而云散,众咸异之”。曾以五大重器闻名于世的崇圣寺。后五大重器唯存三塔,寺和其它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于是有学者、游客提出,根据史料记载,三塔与崇圣寺相映成辉,景色壮美,惜宝寺已毁,何不学外地开发之法,重建崇圣寺,再现壮丽景色,岂不善哉!
大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实现把大理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崇圣寺于2003年重建,2006年建成开放。
![寺内三塔](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3/201233015632593.jpg)
寺内三塔
建筑规划源于历史,超越历史,借鉴了国内外著名寺院布局的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并采用“和玺彩”、“旋子彩”、“苏式彩”、揉合大理传统彩绘,按主次三轴线,分八台九进十一层进行规划建设,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中轴线依次有:大鹏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碑坊、望海楼。整个布局气势宏伟、庄严秀丽。广场跟203年以前就重建的雨铜观音殿、鸿钟楼、以及保存下来的三塔连在一起,基本恢复了崇圣寺的本来面貌。寺内新添的木雕艺术,其中大雄宝殿中的《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木雕,长117米,高1.7米,堪称一绝视为珍品。
《大理国张胜温画卷》这一大理国时期的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的优秀美术巨作,它与《清明上河图》并称为南北双骄,真迹现存放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园。重建的大雄宝殿仿北京故宫太和殿,为中国佛教寺院中体量最大的殿。阿嵯耶观音阁供的12米的阿嵯耶观音为大理主尊观音,阿嵯耶意为“圣”,即圣观音,也是崇圣寺所崇之观音。与中原地区观音不同之处是,男身女像,细腰跣足。因头上又有坐佛,称佛中有佛,被誉作“云南福星”、“大理福星”……崇圣寺以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将静态的艺术与动态的佛教文化相结合,再现了当年“灵鹫山圣地,妙香国佛都”的辉煌。
![阿嵯耶观音](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3/201233015656958.jpg)
阿嵯耶观音
呈品字形的三塔与寺对映,恢复了寺与塔互衬成辉景色;如今又能看到古时游崇圣寺的景像了:“建崇圣寺于塔之上,倚山临水,无不精丽”;“并峙,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古塔参差映宝昙(注:佛寺),令人偶误一身三,佛光忽作长虹起,也味宁知端露甘”。
重建的望海楼原叫胜概楼、楼“巍峨高耸,八窗洞达,千秋烟火,百里田畴,山光水色,聚于一览。”如今登上望海楼照样可眺望全景,往后看,山则九曲翠屏;往前看,水则万顷碧练;左右也是有山有水,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崇圣寺之地“即天下奇胜之地,无以为比”(明•李元阳之语)!在楼上看到崇圣寺融入苍山洱海之间,浑然一体,让人奇思,很有想法,很有看头,使人流连忘返!
推荐阅读:
中国最优美古塔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洛阳白马寺
印度最古老佛教建筑山崎佛塔
古老佛塔--婆罗浮屠佛塔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