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海安塘下老宅的那些事(上)
来源:瑞安日报  作者:苏盈盈 杨微微  日期:2012-12-28

鲍四戴宅

鲍四戴宅

    塘下老宅古居是一个个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不同年代的记忆,是当时村民眼中的“大户人家”。随着岁月的洗刷,时代的变迁,这些老宅慢慢走向暗淡。如今的老宅需要被保护、被珍惜,为后代子孙留住一份丰富的文化精神财富。

    蒋幼山故居呈“梅花式”

    坐落于海东村的蒋宅大院是海安古城中少数仅存的古建筑之一。据蒋氏家谱记载,蒋幼山(1885-1953)故居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第一批瑞安市文物保护点之一。而以蒋幼山为代表的铜钟功(武术),已列入温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蒋幼山的得意门生李志山,是现海东村老龄协会会长李成安的父亲。由于父亲的关系,李成安对蒋家大宅有着独特的感情。“幼山先生以前就在这块道坦上传授铜钟功,这间是正屋……”李成安带记者参观蒋幼山故居,对故居布局进行详细介绍。

    蒋幼山故居坐北朝南,由正屋和左右前后4轩间组成,各有道坦与台门出入,并且5座楼房相互通畅,整个大宅形成梅花格局。故居属于中西混合式砖木结构,占地近800平方米。建筑上的灰塑精美,是古代民间工艺师用石灰和糯米浆塑制而成。

    蒋幼山的侄子蒋钟国告诉记者,他在蒋家大宅出生,并住了30余年。“该宅子是由我祖父蒋馨山一手建造,祖父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当时他看准并低价购买了一片无人耕种的滩涂耕地,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此外还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改造出一块晒盐场,专供盐务部门,从而积累了不少财富。”蒋钟国说,“再加上祖父曾在当时的玉环县财政部门工作,因工作需要经常赴外地考察,他对西式建筑很是欣赏,于是便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了一副"梅花式"大宅。”

    “人家造房子要请师傅算材料数量,蒋老先生精于算数,连砖瓦数量都是自己计算,不过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也闹了笑话。”李成安笑着说,“蒋老先生算来算去算落了砖头间的石灰浆厚度,结果多出了不少青砖,最后免费送给了他人。”

    蒋家大宅之所以远近闻名,不仅在其房屋建筑,更在第二任主人蒋幼山及其铜钟功。

    蒋幼山毕生从事武术研究,有“软法蒋幼山”之称。据村里老人说,1941年4月,入侵的日寇闯进蒋家,抽出腰间长刀向蒋幼山当头劈来,蒋幼山赤手顺势抓住日寇手臂,将其打翻在地,后日寇负伤逃走,群众拍手叫好。他在温州、永嘉和瑞安多地创办拳社,自任社长、主教,学生徒弟无数。他既是我国上世纪四十年代名噪东南的铜钟功和小八卦拳的传授者,也是把铜钟气功推广全省、全国及国外的先行者,他为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悉,故居的正屋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海安乡政府办公场所,其余4间轩间则在土改期间分给村民居住;1983年,由于政府办公机构扩大,原有场地不够,故对故居进行扩建、拆除上层抬高2层;1996年,新建政府办公大院落成后,原设在故居内的政府机构迁入新大院办公,原故居成为无人管理的场所。

    由于缺乏保护,故居的破坏进一步加剧,最后被房管部门鉴定为危房,需予以拆除。“故居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又是铜钟功的发源地,如果拆了实在太可惜,后人又少了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李成安说,当时他和海东“村两委”向文物部门提出申请,经有关人员现场考察后,认为蒋幼山先生故居保留底层原状,古建筑的拱券门、山墙及台门仍保持原状,完全可以修复,以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建造之初的图纸早已消失,幸好我哥哥是学设计出身的,他按照房屋结构画了一副结构图,这才可以按原貌进行修葺。”蒋钟国说,目前已投入不少资金,对正屋进行修葺。

推荐阅读:

海口迈德村一砖一瓦见证历史

风雨61年北大楼繁华落尽

苏州六十载古建保护历程

鸡鸣驿:最古老的“邮政局”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