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海口迈德村一砖一瓦见证历史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日期:2012-12-27

“明经第”大门

“明经第”大门

“明经第”院内祖屋

“明经第”院内祖屋

    末代解元曾对颜:独占鳌头遭歧视执教乡里贡献多

    迈德村学士名人众多,其中功名最高、名声最盛的就是末代解元曾对颜。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曾对颜从小聪敏过人,在父亲的督导下,九岁即熟读了“四书五经”。当年,其父曾宪燕因族中公事被捕入狱,严于教子的他极其罕见地将几个儿子带到狱中指导学业。后人在谈及百年前的这一段往事,无不对曾对颜父亲的执着与坚毅表示由衷的钦佩。

    光绪乙酉年(1885年),名誉日隆的曾对颜被选拔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对颜进一步荣登广东举人榜首。嗣后不久,清廷在时局变化的背景下,取消了科举制度,曾对颜也成为了广东末代解元。据说,曾对颜当年独占举人榜鳌头,也引起了其他考生的非议。怅然若失的岭南学子认为,由来自文化落后之地的曾对颜夺得解元头衔,缺乏说服力,进而怀疑考官作弊。在流言四起之下,考官将曾对颜的应试卷广为印发,以供质疑者查考。在实事面前,这场因文化偏见引起的是非案最后得以平息。

    而在当地人流传的野史轶闻里,曾对颜的中举过程却有阴德有报的传奇色彩。据说,曾对颜夫人林氏在出嫁后的次年,依风俗回门祭祖。在经过渡口时,发现沙滩有一具赤裸的女尸,曾夫人取出随身所带红毯覆盖女尸之上,又出钱请人埋葬。

    后来,曾对颜在广州参加乡试时,在考场上因劳累而昏昏欲睡,朦胧中突然看见红衣女子上前催促:“交卷时间快到,赶快写完,否则功亏一篑”。对颜闻声梦醒,赶紧写完答卷。放榜之日,最终高中榜首。事后曾对颜回忆梦中情形,连称红衣女子之助是夫人善举得到的阴德回报。

    中举之后的曾对颜,获授文林郎揀选知县,但他却无意官场,而是决然回乡执教,选择在雁峰书院任掌教。在废除科举的时代潮流中,他因势而变。出身科举的曾对颜并不受旧制的影响,大胆将旧时的书院改为新式的学校,成了新旧交替时期振兴海南教育的杰出人物。此外,曾对颜还关心地方文化事业也倾注了不少的心血。1905年曾对颜与王国宪这两位琼台名士将积存已久、失散甚多的《海忠介备忘集》给予重编刊行,让海瑞的这一部名著得以完整地流传后世。

    精于诗文的曾对颜著有《还读我书室诗录》。曾对颜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此起彼伏的纷争岁月,而作为一介书生的解元公在诗集中也对混乱的时局表露了深深的忧虑,“同是艰难念时局,今人较比古人愁”、“我亦忧时者,闲居感慨多”等诸多诗句,在今天读来,仍然能感受到一个老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记者手记

    古宅幽幽,宗祠煌煌。在探访迈德古村过程中,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井一屋,全是历史的见证,鲜活地再现着这座古村数百年来的沧桑。

    时光逝去,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可人已不是那时的人,只有那静静的老建筑,在向来客述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一段翰墨飘香的历史。

推荐阅读:

风雨61年北大楼繁华落尽

苏州六十载古建保护历程

鸡鸣驿:最古老的“邮政局”

福州深藏古寺里的鹅峰书院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