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为安,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殡葬方式。然而,从唐朝中期至今的1200多年以来,生活在平坝县齐伯乡桃花村的苗族同胞并不这么想,他们有着极为独特的丧葬方式——洞葬,即人死后,亲人将逝者的遗体装棺入殓后,安葬在村子里的一个山洞中。
现在,桃花村这个被称为“棺材洞”的山洞里,共有568具棺材。这些棺材中,最早的是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期安葬的,最近的,安葬于两个月前。
“棺材洞”安葬了568具棺材
桃花村距平坝县城有20多公里。出了平坝县城不久,越野车驶入一条便道,沿着蜿蜒盘旋的崎岖山路爬行约1个小时后,记者终于到了桃花村。
桃花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栽种了大量的桃树。这让人感觉到,“桃花村”这个极富诗意的村名,是名副其实的。只可惜,时下正值盛夏,已过了花期。
越野车停靠在入村后第一户村民家旁的便道旁。在平坝县委宣传部一位同志及一位村民向导的带领下,记者一行穿过几块玉米林,来到一座山的绝壁下。
这座山名叫老熊山,四周群山环绕。在距地面约20米高的半山腰,数十棵大树掩映着一个若隐若现的山洞。向导说,1200多年来,桃花村的村民们去世后,遗体就是安葬在这个山洞中。这个山洞,因此也被村民称为“棺材洞”。
“棺材洞”的底部,已被水泥砖块砌了围墙。通过围墙的一道门,进入一条“之”字形的唯一通往山洞的小径,不到10分钟,便到了凹进山体的山洞前,一具具码放成堆的棺材立即映入眼帘。
在山外时,还感觉闷热难耐,但进入“棺材洞”后,一股股凉气阵阵袭来,不禁让人打起寒战。
这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洞,洞的东西长45米,南北宽24米,最高处21米。洞中共安葬了568具棺材。这568具棺材,分四个区域堆放。
这些棺材,都系桃花村刘姓人家安葬的。桃花村的刘姓村民都是苗族,属于歪梳苗支系。
刘姓家族分别住在桃花村的桃花、鹅抱蛋、新寨、中寨4个村民组。按照不同的老祖公分支,从宋代至今,“棺材洞”内的棺材安放均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最左边的第一区域是桃花组的;第二区域是鹅抱蛋组的;第三区域是新寨和中寨两个组的;最右边第四个区域是集体“杂居”的,被村民们称为“自留地”。
“自留地”里安放的,大多都是一些小型的棺材,棺材里都是一些早逝的小孩。据称,解放前的某年,因为瘟疫,村里一个私塾的30多个小孩几乎都死了,最后,这些孩子都被安葬在“自留地”里。
桃花村的老人们讲,要不是发生了几次火灾,洞内的棺材可能早就超过1000具了。
同行的村民刘朝凯说,最后一次火灾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场火灾,烧毁了数以百计的棺材。随后,子孙们经过商议,便在山洞下砌了围墙,修了门,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保管钥匙。清明上坟烧纸燃放鞭炮,一律在山下进行。
推荐阅读:
中国对北齐时期保护最好的大型壁画墓葬抢救性修缮
国宝四川:中国石窟寺最后的辉煌
京郊延庆县辽代应梦寺将于10月份开门迎宾
合肥非遗园揭开面纱 罕见非遗精品将陆续进园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