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贵州平坝千年洞葬探秘:最早棺材系唐朝安葬
来源:金黔在线  日期:2011-8-9

    洞葬是“进城”,土葬是“下乡”

    今年6月10日,桃花村里鞭炮齐鸣、哀乐声声。

    一队戴孝的人马扶着一具黑漆漆的棺材,缓步向村外的“棺材洞”走去。棺材里刚刚去世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刘兴斋,享年89岁。亲友们扶着棺材,到了老熊山下后,就用绳索系着棺材的一端,站在洞口,又用绳索的另一端背在一棵大树上,即用绳索把树木当支点,不停地拉绳索,山下扶着棺材的人不停向洞口抬送。约半小时后,棺材终于被送到了山洞。

    因为通往山洞的小径狭窄且陡峭,靠人力抬棺材的话,不好使劲,因此,千百年来,桃花村的人将逝者送到洞中时,都采用这种用绳索协助的方式。山洞前的几棵大树上,都留下了数道深深的勒痕。

    不久后,亲友们将刘兴斋老人的棺材安放到了洞口右侧最高处的数十具棺材旁。洞口右侧长眠的,是刘兴斋老人这一支系的先辈们。至此,刘兴斋老人成为自宋朝洞中安葬第一具棺材以来,目前最后一位安葬在“棺材洞”中的逝者。

    据称,以前,桃花村的村民去世后,无一例外都要安葬在“棺材洞”中,大约在清朝以后,有的村民开始不愿安葬在洞内,希望能像周围的汉人一样入土安葬。就这样,从那时开始,桃花村苗族同胞的丧葬方式变成了两种:洞葬和土葬。

    也就是从那时起,村民们开始将洞葬形象地称为“进城”,将土葬称为“下乡”。

    为何要称为“进城”和“下乡”?村里一位老人说,1200多年来,桃花村安葬在洞内的亡灵数以千计,一具具棺材就是亡灵们的“房屋”,洞内“房屋”分区域聚集且又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码放,就似冥界的一座城市,所以他们自然地将洞葬称为“进城”,将不愿“进城”的逝者土葬于洞外的荒郊野外,称为“下乡”也就不难理解了。

    专家称洞葬习俗源于思乡

    采访中,记者获悉,许多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专家把桃花村苗族同胞千余年来洞葬习俗的缘由,归结为苗族同胞先祖们的思乡情绪。

    在史学界,通常认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属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为其首领,在长期战乱中,由于节节败退,被迫长途迁徙。他们越过长江、黄河后,其中有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境内。定居后,由于苗族的先民们念念不忘故土,死后不是入土为安,而是交待亲人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山洞之中,期望有朝一日,亲人们扶柩还乡,叶落归根。有专家说,桃花村的洞葬习俗,便源于此。

    在桃花村定居后,这支苗族在这里安定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们思乡的情绪渐渐被淡化,而且,在心理上,他们已将第二故乡认定为第一故乡。

    记者曾开玩笑问桃花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想不想回黄河流域,他笑着说,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桃花村就是他的家乡。记者又问,如果他百年归天后,想安葬在哪儿?他立即严肃地回答说,他还是想“进城”,因为,“城里”有他的爷爷、奶奶及父母,他想去那儿和他们作伴。

推荐阅读:

中国对北齐时期保护最好的大型壁画墓葬抢救性修缮

国宝四川:中国石窟寺最后的辉煌

京郊延庆县辽代应梦寺将于10月份开门迎宾

合肥非遗园揭开面纱 罕见非遗精品将陆续进园

分页:[1] [2] [3]

编辑:何光群
名称鄂州市凤凰台塔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卡纳克神庙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四川大庙飞来殿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12大旅游胜地 似人间仙境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西藏神山圣湖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天津八仙山

类别自然山水园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
 ·合肥投资700万修葺卫立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