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意象手法重建的小东门,城门部分用古城石建基,玻璃墙体构成城门外观
用意象手法重建的城墙
建于1726年的“节孝坊”
清道观
保古创新首推文化古城揭新章
近年来,慈城镇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镇,人居名镇,旅游重镇”目标,以积极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不断整合、包装“县治文化”、“慈孝文化”、“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廉政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坚持开发与推广并举,完善旅游功能和设施建设,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打响“江南第一古县城”品牌,把慈城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宁波城市未来文化核心区”,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开发与保护,历来是古城改造过程所面临的最大的冲突与矛盾。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慈城古县城开发采取的是保护为主的态度,按照“恢复古城、挖掘内涵、保护开发、经营城市”的总体思路,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建设从2002年全面启动,目前已精心做好文化古迹的修古复古工作,力求恢复其本来面目;修缮、恢复了古县城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孔庙、县衙、校士馆、清道观、城隍庙,作为介绍慈城传统文化的主要景点;改造了慈湖景区。修缮了重要文保建筑彩绘台门、酒税务、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坊、冯俞宅等。
对传统宅院进行功能改造,建设旅游服务设施走马楼饭庄、宝善堂茶酒吧。修建修缮了慈孝馆、三娘教子井、董孝子井、水上坟等慈孝景点和特色慈孝线路。
同时,为配合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满足慈城中心镇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慈城已规划了一个面积为5.2平方公里的新城,目前项目开发建设已全面启动。目前,“三路一湖”建设和官山河以西市政路网一期路面基本完成,官山河大桥完成施工,投资1.6亿元的慈城中学已于2009年开学,新城官山河以西区块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慈城新城与古城仅隔路相望,互为补充。新城开发将传承古城的历史文脉,依托古县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和品牌,充分利用原有山水环境,从城市肌理上继承古县城格局,从城市建筑表现手法和城市使用功能上体现现代性,实现城市继承和发展。以后古城部分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功能设施,可以在新城中得到体现和补充。
如今的慈城,从城区到农村,一幅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慈城甚至是整个宁波都为之津津乐道的庙会、年糕节、白茶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更加集聚了慈城的人气。古城文化体验游渐成品牌,每年仅苏浙沪等地就有近10万游客来访。
慈城,一个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碰撞、融合、孵化、迸发的新生命体,正不断展现出其独特的迷人魅力。依托古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努力打造以慈孝文化为特色的中国小城镇的典范,让传统的慈孝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荐阅读:
陕西文物普查 探寻湮没田野的文明
苏城老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重生
安徽休宁县巨资整治千年古镇
永州市发现康熙年间古建筑群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