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推土机赛跑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1-10-31

古村墙上各色的窗户

古村墙上各色的窗户

古村墙上各色的窗户

古村墙上各色的窗户

    今年9月,著名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目前,广东正在进行第三批古村落普查评定工作。这将是“广东省古村落”评选的收官之战。五年来,古村落已经成功地进入广东公众的视线,成为一种全新的审美经验,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情怀,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城乡变迁的大潮涌动,身处漩涡之中的古村落将如何自处?下一步该怎么走?两周来,记者跟随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第三批古村落普查评定的工作组和专家组,北上梅州、韶关,试图就此找寻一些答案。

    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根”

    广东省民协负责人称,广东古村落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数量庞大而精美的古建筑群,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是鲜活的“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东古村落的一大特色,是支脉分明,样式多彩。从民系分,以广府古村落、潮汕古村落、客家古村落为主体,辅之以粤北古村落、雷州古村落;由地域论,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在经济模式上,表现出以农耕文化为主、商业文化并重的特点;从人口流动看,由于移民南迁及向海外拓展的缘故,又表现出移民文化、侨乡文化等多样性特点。

    以已经获评“广东省古村落”的部分古村为例:江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为明代罗贵从南雄珠玑巷率族迁到此地开村,这里至今保留有上百栋古民居和祠堂,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地的大部分罗姓就是从此村迁出去,每年都有5万多罗姓乡邻回村举行盛大的拜祖敬宗仪式。建村于明代的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保存有24座四角楼,其特色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花都炭步镇塱头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44年的历史,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古巷20多条。

    “大量的历史文化财富,大部分散落在这些古村落里。在岭南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如今保留下来的古村落少则两三百年多则七八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根’,是活态的遗产,是历史的‘活页’。”广东省民协负责人称。

    保护思路:发动村民保持古村落“活态”

    省民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办副主任梁文伟为古村落保护奔波多年。他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古村落保护不能光靠政府,靠旅游公司或者开发商,必须发挥村民的主动作用,让他们认识到,这是“我的村庄我的家”,发乎情,动乎心,自觉参与其中,才能让古村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的开发,避免困扰一些名气很大的古村、古镇的“人口置换”和“文化空心”的难题。

    10月15日,记者来到梅县雁洋镇松坪村时,500多年的古村中,一支村民自己组织的乐队,正在开村祖祠“继生公祠”一侧的巷道中热闹地演奏汉乐。县文联副秘书长陆敏介绍,这支村民乐队名气不俗,常常奔赴广东各地比赛、表演。而“处暑节”庆丰收的传统,也是该村及周边桥溪、石楼等几个村特有的民俗。昔日村中有“处暑大过年”之说,因时值农闲,各地又无此节日,因此来客极多,村头应时摆卖几成街市。在考察过程中多位专家指出,古村落保护首在“活态”,“古村是一种生活环境,要有人生活”,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郭立新说。如今很多古村,年轻人都外出闯事业,仅有老年人和小孩生活在旧居中。松坪村这样的古村,就显得格外宝贵。

推荐阅读:

鞍山祖越寺

海城金塔

海城三学寺

辽宁山西会馆

分页:[1] [2]

编辑:何光群
名称中国最完好的客家古镇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台儿庄古城

类别古建空间
名称徽派经典:西递白云深处仙境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玉河重现水穿街巷历史景观

类别古建空间
名称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山东济南民间古建筑壁画寻踪..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