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建筑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庙采用前汉后藏式,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气势更为恢宏,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而普乐寺的后部作成一座方形高台,中心及周围布置殿、塔,以象征藏传密宗的诸神集会的曼荼罗形制;而最有感染力的是普宁寺后部的一组建筑,中央为大乘之阁,周围为象征四大部洲、八小部洲的台阁及四座喇嘛塔,外围是曲折的围墙,用以反映宗教经典中所描绘的佛国世界的空间构图形象。这些寺庙都以主体建筑的造型引人入胜,而且各不相同,绝对尺度都很大,皆建在寺院最高处,使优美的体型充分显露在一般建筑之上,极为壮观。如普宁寺大乘阁,高三层,外观六层檐口,逐层收进,上面分化成五座屋顶,造型稳重。普乐寺旭光阁为重檐攒尖顶圆形建筑,周围配置八座琉璃塔,形体富于变化;普陀宗乘庙的大红台利用山势修建,平面曲折,形体错落,在藏人的艺术风格中,又加入若干汉族建筑手法,给人以雄壮而活泼的印象。

青海湟中的塔尔寺
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则另是一种汉藏混合的形式。这里既有完全汉式的建筑如大召殿、喜金刚殿等早期建造的佛殿,亦有完全藏式的建筑如大经堂等,还有汉藏混合式的建筑,如讲经院(显宗学院)等。
推荐阅读:
北京畅春园
地毯——改变家居风水的最简单饰品
风水方位布局是如何旺财催财的
高句丽古墓群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