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今报》报道,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一座面积为787平方米的新建展馆已基本成型。安阳县有关部门透露,门票价格初步定为60元。
2009年12月27日河南考古工作队对外宣布,曹操高陵被发现。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河南安阳西高穴发掘的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仅仅过了十几天,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组织12名考古专家对安阳县西高穴村的墓地进行了考察,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可以初步推定,这就是曹操墓”。紧接着,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布“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项重大新发现”,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操高陵名列其中。
从“曹操高陵被发现”这消息一传出,除直接当事人外,局外人大多持两种态度。
我们先说第一种态度,即怀疑的态度。很多人从专业考古的角度,或者从“鬼吹灯”式的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对“曹操高陵被发现”这一说法表示反对,认为目前发现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那座东汉墓的墓主就是曹操。尽管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出面“考察”了,给出了“权威结论”,但许多事情还是让人难以放心。比如,让墓主的遗骸与曹氏后人对比DNA一事,显得很不专业,而且至今没听说有什么结果。再比如,开始考古发现墓中有一块大宝石,有专家称那是陪葬的“翡翠”,言之凿凿地说那是最早的“翡翠”。后来有人质疑翡翠矿在明代才有可采,曹操墓中不可能出现翡翠。马上就有考古人员出来更正,说“翡翠”之说是个错误。这么简单的错误居然能够发生,该“重大考古成果”的科学性、严谨性不能不打个折扣。
第二种态度当然是高兴。不仅当事人高兴,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也高兴。中国的皇帝就那么多,清东陵、西陵,明十三陵,秦始皇兵马俑,汉茂陵、乾陵,能挖的,该挖不该挖的,基本挖的差不多了。这些帝王陵寝的发掘,为文字的历史补充了活灵活现的文物资料,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难得的旅游景点。如今,曹操墓也加入景点中了,好啊!曹操虽说生前并没有正式登基当皇帝,但魏武王的来头也不得了。中国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你说曹操是个大白脸的奸臣也罢,你说曹孟德文韬武略英雄盖世也好,活人咱是无缘得见,尸首咱也看不到完整的,能有个墓供人瞻仰,谁不想看看?所以,趁着大伙儿高兴,尽管还有人在纠结怀疑,尽管1号墓和2号墓的清理工作最快也要在9月底前才能结束,整个曹操高陵的考古工作虽然“已近尾声”,还未结束。但安阳那边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加快了展馆的建设和布展速度,很快就要开张,连门票价格方案都出台了。
现在的一个实际问题是,60元钱一张的门票,让人去看什么?要介绍东汉大墓的墓葬制式或王陵规格?一般游客可能看不懂,不感兴趣。要展览出土文物?目前已找到的文物实在有限,而且有些如“翡翠”之类的文物真伪难辨,说不清用途。要拿那儿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票似乎贵了。要借那里普及考古知识、争论曹操是否埋在那儿了?恐怕多数人都不具备资格。或者,有关方面会加大投入,利用现代化声、光、电、电脑手段,以及3D技术,全景式地展示一幅关于魏蜀吴三足鼎立争霸天下的宏伟画卷?那我为什么不买一盘《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在家慢慢看,非去看那个墓地?
当初曾有报道说,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发掘前,河南省文物局前局长常俭传站在墓前拿着扩音器与墓主“对话”:“魏武帝啊,我们今天来挖这个墓,是为了保护您,如果再不挖,就会被盗墓分子盗完了……”。这一报道很传神,很有现场感,却无意中透露出两个信息。一个信息证明,该墓地尚未开挖,有关领导已拍板“决定”,曹操就埋在这里,后来那些专家学者所谓的考察论证根本就是故弄玄虚。还有一个信息表明,河南有关部门发掘墓地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其实,这是很好的理由。人们真的希望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发掘后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不要让盗墓分子或其他什么人祸害了。
推荐阅读:
浅谈苏州玉器
愙斋
怀化洪江古商城
山东欲立法取缔文物市场 考古发掘报道需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