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考古发现步入“出土高峰期”,还是媒体热炒?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雪梅 任姗姗  日期:2010-2-2

    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掘似乎正带动起一轮“皇坟热”及“考古发现热”。

    文物的高频“出土”,是否意味着考古进入一轮“高峰期”?

    其背后,到底是考古发掘的正常状态,还是媒体热炒、公众热捧下的幻象? 

    一周“出土”50余项,“不稀奇”

    1月22日,四川彭山县村民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请求对该县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期望能确认该墓为“刘备墓”。

    1月27日,四川绵阳发现大规模汉代墓葬群。

    1月28日,河北赞皇发现北朝墓群。同日,陕西发现2000多年前西汉一位“国防部长”的大型家族墓园。惊现“千军战俑”,裸俑摆出军阵(见右图苗波摄)。

    1月30日,广州发现大型先秦古墓群,出土文物1000多件。

    ……

    2010年的第一个月,考古新发现频频见诸媒体。仅1月的最后一周,媒体披露的各级考古发现就有50余项,遍布四川、湖北、广东、河北、江西、陕西等多个省份,类似“刘备墓”这样数年未决的“悬案”,在民间掀起一股新的考古热潮。

    有意思的是,当媒体和公众对此展开热议时,考古界却不以为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解释说,国家文物局平均每年批准的考古发现就有500项之多,平均下来一天有一两项考古发现也属正常。

    “所谓‘文物纷纷出土’,并非稀奇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认为,目前,我国每年开展的考古发掘数以千计。在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上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官网“考古发现”一栏中,记者发现,今年一月已收录的文物出土新闻有25条,2009年12月有28条,2009年11月有37条,2009年10月则有40条。

    上述专家笑着说,现在“集中出土”,“也许是因为此前的媒体和公众不怎么关注考古,现在关注度高了,‘曝光’多了吧”。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考古发现高频曝光的“推手”与“载体”。在众多媒体参与下,以“曹操墓”相关新闻为契机,普通民众燃起了对考古的关注。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收藏热,使考古学对于普通民众已经不再是看不懂、说不得的“纯学术”。

    抢救性发掘成考古发现“主力军”

    不过,一周50余项的“考古发现”,也呈现一些新特点:在诸多考古发现中,有的是在已发掘多时的遗址中又有新发现,有的是抢救性的发掘,有的则来自于民间上报。而“抢救性发掘”最为突出。备受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墓”,正属此类。

    据了解,由于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基础建设,使得抢救性发掘成为考古发现的主力军。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加快了沿线各地方考古发掘的进程。比如,在南水北调工程河北赞皇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发现了9座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古墓。其实,2004年南水北调线路文物调查时就已发现该墓群,但正式发掘则是从2009年10月中旬开始,而在近日发布完成了4座墓葬的抢救性发掘清理。

分页:[1] [2]

编辑:毛怡群
名称东莞粤晖园 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退思园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开平碉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普济桥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马尔代夫安娜塔那岛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夏日薰衣草

类别自然山水园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