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徐光冀以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沪、浙、皖等省市的考古学者,在实地参观了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后,对该遗址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以及考古发掘工作的规范细致给予充分肯定。
东山村遗址的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的中心区域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经过两次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数百件,尤以首次发现的崧泽时期高等级墓葬群及大型红烧土房址最为重要。目前共发现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大墓10座,已清理8座。其中编号为M90的墓葬创造了崧泽文化墓葬中的多项之“最”,墓坑的规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崧泽文化墓葬最大的两座之一;墓葬内出土玉器的数量是迄今为止崧泽文化墓葬中最多的,达19件;出土了5件大型石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崧泽文化墓葬中出土最多的;墓葬内随葬品的总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崧泽文化墓葬中最多的,共有56件。
与会学者用“震惊”来表达观看遗址后的心情,认为遗址内涵丰富,尤其是崧泽时期的大墓,是目前已发现的崧泽文化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近年来,随着良渚城址、大墓以及祭坛等的发现,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而作为良渚文化的前身——崧泽文化却一直没有大墓发现。此次东山村遗址首次在长江下游发现的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大墓,为良渚文化高度的社会文明找到了源头。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