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共重庆市委,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上清寺。其实,解放初期,重庆市委机关大楼并不在那。明天,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的“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正式揭牌,该建筑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曾经投入2000万修缮资金。另外我市新增的18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将于5年内陆续向公众开放。
邓小平提议修建市委大楼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介绍,“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如今已修葺一新,坐北朝南,砖混结构,歇山式屋顶,人字木结构屋架,主体3层,占地面积4851平方米。1950年一天,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召见重庆公营建筑公司工程师陈明达、张家德二人,安排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西南军政大礼堂(今重庆人民大礼堂)及中共西南局办公大楼设计施工事宜。
邓小平提出:“党政机关办公楼要简朴、实用,尽量节约……”同时他还要求考虑建筑美观问题,鼓励设计师“巧妇能为无米之炊”。1951年5月10日,该大楼正式施工,1953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市委会各部门相继迁入。1954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市委迁离,该大楼移交博物馆,按邓小平要求的给群众“打文化牙祭”。2001年,该房被列为危房停用。
该建筑是建国初期重庆政治活动中心,见证了重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生产的关键时期系列重要事件,随后又是刘伯承、邓小平让重庆老百姓“打文化牙祭”的指示最重要落实地之一。
推荐阅读:
段祺瑞府等三大国保单位存在严重火患
寻访各地十大著名孔庙 图
[瓷器欣赏] 元青白釉梅瓶
山东省光善寺塔出土22件唐代文物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