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祖庙全面修缮竣工仪式今日举行
来源:广佛都市网 日期:2010-11-29
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装饰物,加上墙体本身也属于保护对象,因此对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会对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造成损害。在祖庙东围墙修缮中,施工单位通过采用组合钢管矫正墙体技术,让保护和修缮一举两得。
据凌盛介绍,组合钢管矫正墙体技术采用人力通过微调螺杆对大面积倾斜、歪闪、扭曲、鼓胀的墙体进行矫正,能够有效保存墙体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祖庙的屋脊多数有陶塑、灰塑等艺术构件,被喻为“花脊之王”的石湾陶塑人物瓦脊,横长31.7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长的陶塑瓦脊,非常珍贵。施工单位采用屋脊整体顶升技术,直接将屋脊在屋顶包装封存,用固定设施吊起,即不用取下、运输和存放,减少搬迁带来的“磕磕碰碰”,避免了拆卸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坏。
事实证明,只要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得当,就能更多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的原状,更有利于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的保存。祖庙修缮,现代技术可谓功不可没。
新老佛山人助力祖庙修缮
三年修缮,其中多少辛苦,多少故事,或许很难被人一一知晓。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修缮人员非常辛勤的工作,老佛山人的默默关注,才使得修缮安全进行,顺利的竣工了。
30岁的凌盛,主持祖庙修缮项目现场管理工作,自感压力巨大,有时在晚上睡不着觉,惦记着次日的工作。
2008年修缮之初,万福台在维修中发现一些承重的梁架已经被白蚁蛀空,必须落架检查,但按照维修方案要求,出于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维修尽量不拆解建筑结构。凌盛主动提出进行落架维修,“既然大修就要全面,要彻底排除隐患,保证结构的绝对安全。”
凌盛说,“修缮靠技术,更要靠人心。”从茂名来佛山10多年,他自认已经是一个新佛山人了,用心修缮其实是对祖庙的一种情感。
与凌盛不同,霍爟祥和吕咏文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是地道的佛山人,两人都退休在家,本可安享晚年,但听说祖庙要进行百年大修,聘请自己做顾问,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霍爟祥说:“作为佛山人,维修祖庙人人有份,修不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
推荐阅读:
永定:启动今年最大规模世遗土楼维修工程
汉代“大乐富贵”蟠虺镜
可以带来好运景点
36米盗洞直捣秦始皇祖陵 分页:[1] [2] [3]
编辑:谢玉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