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故居
走进安溪湖头老城区,“一代名相”李光地的家族所建的明清古民居随处可见,新衙、旧衙、问房、贤良祠、家庙、世家祖厝、宗城土楼及二衙、三衙、四衙等60多座古建筑,形成以李光地文化为主题的“相地府衙群”。
李光地故居有新衙、旧衙两处,相距不足百米,均建于清初。新衙又名相府,位于湖头街右侧,挂有康熙皇帝等题写的匾额和对联。
在旧衙大厝前,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问房大厝,系李光地二伯李日暻所建,始建于明末,主体建筑是五进双护大厝,附属建筑有盘屿两座,厅堂后壁用可折合的木门隔成。
贤良祠
位于街西的贤良祠,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为李光地读书处,又名“榕村书屋”。该祠坐西向东,为三进四合院式,正堂为悬山顶,招梁式构架;祠内厅堂有大理石刻,上面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祠的右边有一座小亭,里面立着雍正的“谕祭文”的石碑,称赞李光地是“一代完人”;祠后为藏书楼,南面有临水轩、荷池。漫步祠内,古风遗韵尽收眼底。
湖二村还有一座造型独特的方形土楼——宗城土楼,是李光地三弟李光坡的住所。土楼由屋主为其12个儿子各建一套带独立楼梯的楼房衔接而成,被人誉称为“土楼中的古代套房”。
湖头古厝的数量和建筑规模令人叹为观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光地后裔就开始对新衙、旧衙等多处古民居进行整修。这几年县、镇两级政府投资450多万元,把住在新衙里的李光地后裔60多户、300多人口进行集体搬迁,对新衙进行修复,整改及扩建外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使新衙焕然一新,再现当时相府的气派和风光。
推荐阅读:
空中楼台喀什高台民居
待字“深闺”的广灵古民居
泉州“十佳”古民居蓬莱白头格
广东张公庙及其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