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在内的各种园林风格,其中后者又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苏州园林以其淡朴典雅、小巧玲珑而著称,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之说。其在建园手法上,利用建筑、假山、水池、花木等造景要素和运用借景、对景、障景、隔景、漏景、框景等各种造手法,模拟自然山水环境,巧妙地把全园划分为主次分明、疏朗相间的大小空间,组合成各具特色的景区,并且具有“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
在我国古建筑发展悠久的历史中,窗格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被能工巧匠用来装饰建筑物,如汉代出土文物陶屋上的窗形图案,就是汉代建筑中盛行的窗式。窗格,不仅具有功能上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装饰建筑物的艺术欣赏性。花窗作为园林建筑的装饰小品,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成就当推苏州园林的花窗最为著名,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江南园林中花窗的艺术表现形式
就江南园林花窗框架的形状来看,可谓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犹如鲜花百态,令人目眩神迷。江南园林花窗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空窗和漏窗(又称漏明窗)。空窗只有一个窗框,其中“空空如也”;漏窗则框中还有图案纹样。花窗的外观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圆、五角、六角、八角、菱形、扇形、叶形、花瓶形等多种形状,其构建手法主要是砖砌瓦拼的花窗和镂花镶拼的木窗。
花窗的建筑内容即漏明窗,花纹图案灵活多样,千变万化。纹样构成可分为几何图形与自然形体两大类,也有混合使用的。其中几何图形多用直线、弧线、圆形等组成,如十字、人字、万字、回纹、冰纹、波纹、锦纹、菱花、六角景、绦环等简洁大方;鱼鳞、秋叶、海棠、如意、葵花、梅花、联瓣等生动活泼;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中间嵌以琴、棋、书、画“四雅”的纹样,苏州狮子林便可见到这最具文化意义的花窗艺术:四个不同形状的花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长青,与粉墙花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漏明窗的自然形体图案取材范围较广,发展了来自生活现实题材和立体雕塑的流派风格。在造型和内容上采用富于象征和寓意手法来表达人们对吉祥、幸福和美满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如象征长寿的鹿、鹤、松、桃;象征富贵吉祥的凤凰、蝙蝠(谐“福”音)、石榴(取其“多子”);象征平安的“瓶”状花样以及风雅的梅、兰、竹、菊、芭蕉等。此外也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如沧浪亭的一百零八式花窗,留园长廊的三十多种花窗,图案千姿百态,造工精细纤巧,真实丰富多彩,灵巧多姿,令人叹为观止。
二、花窗在江南园林中的造景功能
江南园林的花窗,在园林造景方面有着许多功能,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
1、从实用的视角看——通风、采光和启闭
花窗的作用是通风、采光和启闭。篆书中的“明”字,是会意字,一边是窗的形象,一边是月的形象,月照窗上则明,汇合而成采光之意,所以园林没有漏窗的墙,称为“漏明墙”。
2、从审美的角度看——有无相生、虚实互用
从装饰的视角看,花窗的框架和其中的花格都富于图案形的美。篆书“明”字的左旁见图2左,甲骨文见图3右(《殷虚书契后编》上,十),其中为镂空的美丽花纹,呈窗牖“丽瘘闿明”之象,这已体现了实用和美的统一,后来发展而为精美的“绮疏”。至于园林中的花窗,不论是启是闭,更呈现出种种优美的图案形,它们还往往透过花窗外的光线,表现出光与影错综交映的美,成为装点园林的活泼题材。
花窗边框不同的形状及其装饰美,也能使人们对框中景的品赏更好地由“作事物观”转化为“作画图观”。如果说园林中的空窗或砖框花窗的中心部分是中间空明的无心图画,其中的“画面”全靠窗外之景来填补,那末,漏窗则有所不同,框中的图案纹样似乎就是它的主体。这些图案以几何纹样或非几何纹样体现了均齐、平衡、穿插、适称、反复、四方连续等美的法则,而窗外的景色则恰好成为这幅图案画的“底版”。而且,二者还能形成种种有意味的对比:图案画是有规则的,而作为“底版”的窗外景色是不规则的,这是一种形的对比;图案画是定型不变的,而作为“底版”的窗外景则由于天气、光源以及观者的视角的变化而有其可变性,这又是一种形的对比。再以光源而论,观者面对投在窗上的逆光,漏窗的图案就呈暗色,轮廓粗简,色彩单一;而窗外的景色则一派明丽,细部清晰,色调丰富,这是一种明暗对比。
3、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看——花窗轩豁,廊墙留虚
从窗框系列的艺术效果来看,一排等距的窗框能谱出音乐性的空间韵律。在江南园林中,系列性窗框的框边较薄,框孔较大,一般取规整形(如方形、长方形),但每个框格中的图案纹样决不雷同,苏州沧浪亭复廊中的漏窗系列和田园“古木交柯”前走廊的漏窗系列就是典型的范例。
从通气有神的空间美学上看,花窗轩豁,廊墙留虚,就能打破封闭局促的空间格局,赋予开趟空灵的美感。体现“隔”与“透”的统一,使整个空间成为渗透性的空间,园林中这种气息周流、气韵境界的生成,是离不开种种功能、种种形式的花窗框格的。
通过门窗框架或其中的花格来观察外部空间的借景或对景景面,这是中国建筑艺术进行审美对照的习见方式,也是中国造型艺术传统所孕育的宝贵的美学遗产。通过庭际窗户、挂落栏杆所构成的框格来欣赏外界的景物,吐纳远近的空间。如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的明间的墙上特辟—空框——砖框花窗,两边悬挂对联,于是窗外的景物俨然一幅立体画,在挂落飞罩的映衬和两侧对联的相辅下,这幅画显得十分醒目而意味深长:“看松读画轩”请人“读”的,更辟有特大空窗,从窗框中可见“集虚斋”庭院的竹从。其光影的变幻、枝叶的横斜,不但俨然如画,而且贴切地点出了轩名,给人以多层次的美感。
三、江南园林中花窗的审美效果
1、调度虚实,增加景深
中国人在艺术作品处理上重视虚实空间的组合与变化,往往采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其隐而不发、含而不露,求得意境之深邃和幽雅。画论中就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江南私家园林与绘画的关系极为密切,加之在哲学上受老庄“虚无”概念的影响,传统的造园艺术也往往采取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多种手法。
花窗在虚与实之间便起到了调和过度的作用。在分割景区时,花窗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虚实相辅相成,从而增加园林景深。廊墙粉壁,有了花窗的点缀,就扫去了沉闷、单调之感,虽置身于咫尺之地,但仍然阻挡不了赏景观望的视线,透过花窗反而使园内景色更富有层次感,扑朔迷离,深邃无穷。例如苏州留园中部景区南面,以大面积实墙为背景来衬托玲珑剔透的建筑,又点缀以半虚半实的花窗、隔扇,具有极好的虚实对比与变化;又自敞廊向北透过花窗看园的中部景区,由于隔着一重网格看,意境自然就更加含蓄、深远。“地只数亩,而有迁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的网狮园,也正是借助花窗的这种造景效果而使人游来没有拘束狭窄之感,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了无限的美的境界。
2、景致互借,步移景异
花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形成“泄景”、“漏景”。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花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若移步观景,画面更是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正所谓“步移景异”。
如进入留园后向右经由溪楼至西楼的一段空间,虽较封闭,但由于侧墙上开了一系列花窗和无遮挡的各式窗户,由此来窥视明瑟楼及留园中部景区,随着视点的移动便可以不断地摄取外部空间图象而获得一幅幅既连续又富有变化的画面。借这种时断时续的许多片断而形成整体印象,不仅含蓄,而且还能使人有步移景异之感。另外,被称为苏州园林三大廊的拙政园水廊、沧浪亭复廊、留园曲廊的廊壁上都有花窗多扇,图案精美,式样各异,沿走廊花窗观赏景物,同样可收到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
3、形成框景,丰富景面
框景即用门或窗作为取景的画框,在画框内有计划地组织景面,外面望去,门(窗)内就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花窗在苏州园林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中一个主要的造景功能就是花窗能形成框景,丰富观赏景面,使园林有限的空间包含很大的容量。如网狮园的“殿春移”书斋,空间并不大,但斋壁上置有一方方精雕细刻的木格花窗,而斋后的小天井里略置垒石,再植数棵梅、竹、芭蕉、天竹等,透过花窗,便形成了绝妙的框景,看去如同一幅幅雅致的国画。再由于花窗与天井里的花木形成空间距离,使得小小书斋显得从容畅达,景面丰富多彩。同样,“竹外一枝轩”西端尽头的花窗也是一个自然得体的画框,一年四季,不尽景色入画来。
四、花窗在江南园林中的运用技巧
花窗作为一种建筑小构件被广泛地运用于江南私家园林中,特别是苏州园林更是巧妙至极。漫步苏州园林其间,花式繁多的花窗并没有给人一种拥挤感,反而成为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花窗的点缀,苏州园林才更富有耐人寻味的幽雅韵味。而要达到这种完美圆融的艺术效果,花窗在被用来造景的过程中就必须讲究一定的运用技巧。
1、花窗的外观造型及构建内容丰富多彩,灵巧多姿。既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显得单调乏味,更不能是随意构建而成,显得杂乱无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花窗还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狮子林的“四雅”花窗及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花窗,因此花窗要与景致的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意境协调一致,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2、花窗的构建材料和色彩选用要与园林自然淡雅、恬静、含蓄的情调意境相协调,因此园林一般采用砖砌、瓦拼、木雕而成的灰白色系花窗为好。
3、花窗多用于墙面或廊壁,以起到空间联想的效果。
4、花窗两边都有精心设计或天然而成的景致,忌空无一物,一览无余。墙壁内外相互借景,才能丰富园林的空间美感。
五、结束语苏州园林中几乎每一个景点,每一个构件都是经过精细设计和建造,匠心独运,显示了独特的中国古典美。而花窗作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装修上的瑰宝,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魅力,对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推荐阅读:
含元殿
塔中珍品:正定天宁寺凌霄塔
最古老最雄伟大理三塔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古村风貌:东钱湖韩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