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俗称"老营宫"。相传真武神得道升天后曾被玉皇大帝封为"玉虚相师",故玉虚宫建成后,被永乐皇帝钦定为"玄天玉女宫"。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的武当山脚下,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经济旅游特区。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
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这些残存的遗址,到今天仍有很强的感染力,颇值得观赏。共有亭台楼榭宫殿等建筑2200余间.宫门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其规模之大,可比秦朝阿房宫,由此可见玉虚宫当年是何等的气派。古人赞誉玉虚宫是"隐三台十州之羽客,度九州万国之苍生"的圣地;明朝著明文学家王世贞也不禁赞叹:"玉虚仿佛秦阿房"。
建筑坐东南朝西北,中轴对称布局,为五进三城:外乐城、紫禁城、里乐城,三城都有各自宫墙间隔连围,形成等级鲜明,规模宏大的宫城,俗有"七十二院落,七十二井,这院不吃那院水"之说。按周礼天子五门、左右东西宫格局布局,充分的显示出道教在明朝地位,被古人誉之"山中甲宫"。玉虚宫前宫正殿前竖碑两座,后宫地势与前宫殿脊齐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宫五十米左右,有塔四座,其中三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约七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结构,高越七米。
主体建筑仿故宫"三朝五门"制,平面布局呈三路五进,沿中轴线利用青石崇台层层迭砌递进,营建山门、龙虎殿、朝拜殿,最终把玄帝大殿推向高潮,以父母殿作精悍的结尾。同时又横向扩展,营建东西御碑亭(四座)、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廊庑、观星台、启圣殿、元君殿,企图将群体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形制绳墨合度,院落蔓延相通的建筑格局,不仅体现了明代建筑凝重、严谨的风格,更隐喻着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玄妙思想。宫之内外铺以配殿、道院、楼阁,其间以小巧精致的亭、台、池、坛作穿插衬托,着力塑造出群体建筑烘托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体建筑映衬群体建筑的井然有序,可谓独具匠心。玉带河自内乐城穿城而过,恰似一根飘逸的玉带飞扬在龙虎殿前,其上修建仙源桥,两侧立莲瓣石榴头拦望施以护栏。城外建有东西宫、泰山庙、火星庙、望仙楼、张仙洞(无梁殿)、水帘洞、华阳亭、寮室、浴室(娘娘澡堂)、斋堂等,宫外复设东、西、北三座天门。各类建筑按其序列,恪守其位,尽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相关推荐:
武当山古建筑群
八百里武当山
武当山南岩古建筑
武当山古建筑群 峭壁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