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总体布局 >> 正文
行走于雅安上里古桥 氤氲在水墨中的前世今生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作者:李艾迪  日期:2015-4-1


    作为一方财源汇聚的宝地,上里古镇也有地理交通上的先天不足,那就是背靠大山的上里,其东、南、西三方都为陇西河及其支流环绕,这就使得桥成为进入上里的必须选择。但这种背山面水的营造选址,却恰好符合了古人“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风水学认为背山方有靠山,面水才能聚财。

    于是,上里的桥自然就成了通往这座聚宝盆的财路了,正所谓“桥通路通财路通,船来车来富贵来”。为了进出方便,货运通达,上里多桥也就不足为怪了。

    民风交融桥姿多彩

    史书记载,上里在汉以前曾是青衣羌的领地。青衣羌是古羌南迁的一个支系,在川西北高原、青海、甘肃等山高谷深、大江肆虐的地理环境里,他们练就了一身治水修桥筑堡的本领。《史记》载,羌人“冬则入蜀为佣”,打井修堰,建桥筑堡。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始至终都有羌人的参与,他们修筑桥梁的经验驰名中外。羌人建筑桥梁最早为结绳为桥,就地采用竹、麻、腾等植物拴结起来,连通彼岸,架成溜索之类。

    当南迁的青衣羌来到陇西河一带时,相对于岷江上游群山雄峙、河谷深彻的险恶地理环境,这片河谷平原地势舒缓,物产丰富。他们在这里养蚕桑,事农耕,安居乐业,逐渐聚族而居。那三面环水肥沃的上里坝子,因为灌溉的便利,加之他们先天的部族架桥手艺,自然成为定居的首选。

    今天的上里,青衣羌人生活的遗迹早已不存丝毫,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他们架桥的本领是这里成为其最初聚居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是最初出现的桥或许只是横跨两岸的几根原木、几竿用竹子捆绑的竹排,甚至一根溜索而已。

    随着汉时西南丝路的开通和不断繁华,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涌向上里,与之一同而来的则是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其中也包括了技艺精湛的石雕文化,比如离上里不远的古朴精美的高颐阙。建于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高颐阙,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依汉制官员官至年俸2000石以上者,死后墓前要立阙。这座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的墓阙,阙顶仿汉代木结构建筑,阙身有三车导从,车前雕伍伯、骑吹、骑吏等马车出行图;阙上五层,浮雕内容精美;阙前置肩生双翅的“天禄”、“辟邪”雌雄石兽各一。高颐阙凿刻精美、内涵深厚,为我国东汉石刻精品。

    我国的石桥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石桥是石墩木梁式的,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到东汉时开始出现单跨石拱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的赵州桥则是当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善的敞肩石拱桥。上里的古桥也全为石桥,但此地山间易风化尤其遇水易软化的红砂岩,让后人无法领略它的汉风宋韵。

    上里古桥形制上的丰富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石拱桥、石板桥、石墩子桥,单孔、多孔,不一而足,它们在陇西河上逐一排列开来,让人目不暇接。

    上里桥的多样或许与几次大的移民活动有关。汉时曾迁楚民来青衣,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就更是如此,移民们不仅在这些地方拓荒生息,更为与桥相依相存的上里带来了丰富的桥文化——它们秉承古风,不少源自移民故里,或朴实如敦厚的汉子,或精巧如深闺的娇娘,如美丽的项链镶嵌在沿河两岸,比之水乡江南在视觉上的更具层次、更有内涵。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巢湖岸边将复建百栋古宅
 ·阆中惊现摩崖造像开凿石刻
 ·苏州环太湖的古村名山
 ·南京博物院举办拿破仑文物特..
 ·西塘乌镇等13个江南古镇联合..
 ·鄞州区“一普”新增革命文物..
 ·辽宁鞍子山积石冢出土罕见牙..
 ·新余古民居古建筑有了“保护..
 ·巍山南诏博物馆开馆 千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