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顷堂与锦园:被遗忘的太湖枢纽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4-8-6
万顷堂建好后,杨家又在附近造了码头,有小船摆渡到他家的另外一处产业鼋头渚,无锡段太湖水景最富于变化的区域就这样联通起来。太湖在无锡段是一个口袋形的大水湾,绵延的山像屏障挡住了水的去路,构成了第一个水景层次,而万顷堂所在的管社山、锦园所在的小箕山同隔水相望的中犊山、鼋头渚所在的南犊山形成了一个小水湾,它同背后的大水湾套和在一起,形成了另一个水景层次。
现在的无锡,知道万顷堂的人已经不多了,解放后它的水域建成了水厂,不再对外开放,码头也就荒废掉了。后来湖水污染,水厂关闭,它也没有被旅游开发,最近才刚刚被移交给鼋头渚景区,将来也许会恢复从前的水上游太湖的路线吧。临湖的中式建筑和凉亭都被修得崭新,没什么可观性,有一群老年人带着收音机和食物在亭子里野餐,周围非常安静。我沿着湖边找到了一块陈旧的、伸向湖水里的石平台,大概就是废弃了几十年的码头的原址。北师大的教授钟敬文在1930年曾经站过这个位置,他当时看到,“湖波渺茫,诸山突立,水上明帆片片,往来出没其间”。可现在这里的视野并不算开阔,不如沿着水厂废弃的木栈道走到太湖里面去,湖对岸的中犊山仿佛近得可以跳过去一样,面湖而立,左手边是距离城市更近的内太湖,蠡湖,岸边已经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摩天轮,右手边是没有人工痕迹的湖水山色,鼋头渚的侧面也很清晰地在视线里。
从万顷堂步行大约一公里是荣家在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锦园。沙无垢告诉我,这个园林的主题是观荷避暑,所以在沿湖的河滩地上建了四个水池,池中遍植荷花,池旁还专门建了观荷的建筑荷花轩。锦园的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桂花树,每年中秋前后桂花绽放,空气中清香馥郁。锦园所在的位置是小箕山伸到太湖里的半岛,所以也是临湖眺望的好地段,园里建有专门眺望湖景的望湖亭。50年代,锦园改造成国宾馆,毛泽东主席到无锡视察就下榻在这里。
现在的锦园也成了被遗忘的地方,国宾馆已经不存在了,它也没有归属到任何景区系统,有人说这块地通过置换又归回了荣家的产业。从万顷堂到锦园的路上,空空旷旷的,连车都很少见,倒是一处散步的好地方,沿路绿树成荫、河塘不断,又幽静又空气芬芳。锦园的门口并没有门牌,但是从门口望到里面的气魄,大约就判断得出来。那是一块特别开阔的地方,满眼绿色的草坪,宽阔的道路,路边高树耸立。荷塘还在,满堂的碧叶生命力旺盛,荷花或者绽开或者含苞安静地点缀其中,荷塘边的荷花轩很陈旧破败,房子里面满是灰尘和杂物。
继续往太湖方向走,白色的水面越来越大,一直到湖边凸出的半圆堤坝上,眼前和心里都顿时一亮,太湖水宽阔的水面平静地流淌,对岸的山崖树木增加了它的雄壮,天有薄雾,湖中的小岛若隐若现,同万顷堂虽然只相隔一公里,可是景色却更加壮观。堤的旁边是市政船队捞蓝藻的工作站,发动机嘟嘟地响着才打破了寂静。工作人员说,现在还不算是这里最美的时候,如果是冬天来,水是清澈的,空气好的晴天里可以一直看到军嶂山。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