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私家园林建筑 >> 正文
万顷堂与锦园:被遗忘的太湖枢纽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4-8-6
    民国刚刚建立,气象就已经不同。无锡传统的游览胜地不是湖而是山。无锡的文史专家徐志钧告诉我,如果是玩太湖,古代无锡人正宗的地点是华藏寺。它在梅园西面的青山上,面对整个太湖,风景很好,古代无锡人留下过许多在这里咏诵湖光山色的诗句。如果是建别墅园林,选择的是惠山。惠山的景色自古出名。陆羽写惠山“下瞰太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苏轼写“石路萦回九龙背,水光翻动五湖天”。站在惠山顶上眺望,太湖水天一色,群山逶迤葱茏。惠山上的园林从唐代一直建到明、清两朝,除了现在存留于世的寄畅园,已经消失的黄园、愚公谷也曾经是当时全国知名的园林。沙无垢告诉我,清朝初年甚至有了专门用来游览的画舫,不是为了游太湖,而是惠山,所以叫游山船。

    从山走向湖,从欣赏假山假水到面对真山真水,沙无垢说,这是民族资本家同封建士大夫的胸怀和眼光不一样了。交通的发展也为审美改变提供了可能性。“无锡是水乡,原来出门都是坐船的,从城里到惠山五里路,可要是去太湖,木船从运河划到梁溪,到蠡湖再到太湖要划一个晚上,所以去得很少。但是无锡从19世纪末有了轮船,到太湖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沙无垢说。陆上交通也方便起来,荣德生建梅园后,为了方便游客,修了一条从市区到梅园的马路,修了一条从火车站到惠山的马路,并在中间与到梅园的马路接通。还买了三辆大客车和两辆小客车,开通了到梅园的公共汽车线路。这也就是民国游记里常见的路线,先坐车到梅园,再从梅园到太湖湖滨的万顷堂或者锦园。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达10..
 ·8月6日起泸州天仙硐风景区开..
 ·榆林万佛洞明代壁画遭涂鸦
 ·432岁古建筑石狮李屋修葺完工..
 ·故宫饱受三大问题困扰求对策..
 ·云南玉溪华宁“滇国古陶”重..
 ·新疆一两千多年前墓地出土40..
 ·白崇禧与南京龙潭之役
 ·宁波老外滩教堂启动加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