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院历史
碧云寺早先开山祖师是释应样,他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亲自到福建泉州晋江县,恭请观音菩萨圣像一尊,渡海到台湾,先置奉于阿公店(即冈山镇),后迎供于火山大仙寺。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他在大他寺修行3载期满。乃云游探胜,攀山涉水,以寻觅其晚年隐修之所,最后在关仔岭火山的半山腰发现了此佳境,便披荆斩棘,结茅构宇,并将原供于大仙寺的观音圣像迎移此间。释应祥祖师自结茅之始,即赖其双手,不断垦田地,播五谷,开拓寺院所需财源,如此积年累月,总算渐具规模,而且信众日多,香火也渐鼎盛。后有信徒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1931年至1973年间不断捐款整修,陆续又扩建了地藏王殿,创办了晓光佛学院。
寺院景观
碧云寺附近有天然佳景龙喉风烟、石室仙踪、蝙蝠洞天、灵风动石、云海奇观等特别吸引人。
“龙喉风烟”在碧云寺庭院前,是一块嶙峋巨石下端的洞穴,每天穴内喷吐白色烟雾,尤其风雨寒天,云烟迷漫,宛若飘渺的仙境。
“石室仙踪”在碧云寺东南方,又称仙洞,洞内在严冬时温暖如春,而盛夏时却又凉风习习,洞旁则树木茂密,浓阴遮天。传说。过去曾有僧人在此洞中趺坐,参禅通化成仙。
“蝙蝠洞天”是碧云寺后山的一个岩洞,深邃而阴凉,有数千只蝙蝠栖息其间,步入洞内,可见群蝠盘旋飞舞,蔚为奇景。
“灵风动石”位于碧云寺后,此独自耸立,观之摇摇欲坠,但数百年来,仍屹立山巅;在此处,也可伫立眺望四周群山景色。
“云海奇观”在碧云寺前,每当旭日东升,云雾袅绕,正如连雅堂题诗曰:“大山奇绝穷天下,独立峰头眼界开,万顷平原茫似海,一轮晓日大于盘。”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