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考古表明凌家滩遗址初具“古国”雏形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圣志 杨玉华  日期:2014-6-25


    凌家滩遗址本体所发现的内外两重壕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发现。其中长达2000余米、最宽近30米的宽大壕沟是同时期屈指可数的大型壕沟,是划分居住区与贵族墓地的一道重要界线,居民区集中在壕沟环绕的区域内,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其外围还有零散居住点,以挖槽填红烧土作为建筑的基础,以木骨泥墙为墙体,并出现了面积至少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特殊建筑。

    这一完整聚落的发现,获得了凌家滩先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信息,尤其是对遗址的布局、建筑形式、饮食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拥有大量玉石器,还发展了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为研究凌家滩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及其人口数量、氏族内部和氏族之间的等级差异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朔知说,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至5800年,正处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节点上,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并结合业已发现的大型祭坛、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及功能多样、精美绝伦的礼制性玉石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凌家滩人口的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

    朔知认为,凌家滩文化在社会组织、贫富分化、玉石器制造等方面都是同期文化中表现最突出的,凌家滩遗址中祭坛、大型壕沟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发现,显示其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集军事指挥、宗教祭祀和社会管理于一身、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区域性政体——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时代,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名称长宁县的绝美秘境七洞沟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世界文化遗产——丹霞山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贵州最美古建筑——遵义海龙囤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吉林高句丽王城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巢凤寺 看阁楼仙境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定州清真寺 典型中国古建

类别古建结构
 ·山东世界遗产增至四处
 ·水上关帝庙半年后复建
 ·桂林和环江申遗成功
 ·吕思勉故居等古建启动白蚁综..
 ·广州出米洞“立竿无影”
 ·岐山发现仰韶文化遗迹
 ·蓟县考古发现一座战国时期墓..
 ·洛阳曾出土丝路相关文物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列入世界遗..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