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荞麦岭遗址

陶器器形——簋

斝出土的现场

陶器器形——鬲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3年下半年至今,该所联合九江市文博单位对九江县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据该所所长徐长青介绍,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商代早期的房屋、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商代早中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为江西早商时期最重要的大型遗址。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引起“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之一的李伯谦教授等专家关注。
发掘重要遗存出土文物标本千余件
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还在对荞麦岭商代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徐长青说,经初步钻探,该遗址分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此次考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商代遗迹成片分布,数量众多,内在联系密切。“目前,我们已经清理遗迹65处,分别是房址4座,水井5口,灰坑52个,沟4条。”
“在这个区域,集中发现了5口水井,从考古学分析,不是单纯的生活聚居区,而是用于冶炼等。”对于此分析,徐长青说,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与冶炼、铸造有关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
徐长青介绍时,说到一个细节:圆形攒尖顶房屋内居住面呈灰白色,中部区域发现有被火焚烧过的石块,还有假腹豆、宽把豆和云雷纹硬陶圜底罐,在中部位置发现坩埚两件及灰陶爵一件,在东部发现木骨泥墙烧土块一块,烧土下发现石凿一件。“房屋周围清理水井两口。”他说,在这两口水井里分别发现了硬陶盔状圜底罐和灰陶鬲各一件。“从以上的种种迹象可以表明,这是一处结构紧密、组合完备的青铜器铸造遗存。”
目前,已经修复陶器91件,石器100余件,其余各类文物标本1000余件,出土陶片数以万计。
据悉,出土的陶器器形有鼎、大口缸、坩埚、纺轮、器盖等,石器有砺石、石斧、石凿等,玉器有玉笄,青铜器主要有青铜镞。徐长青介绍说,出土的陶器纹饰以绳纹居多,“陶片以软陶为多,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比较多见,硬陶、泥质红陶和黑皮陶数量稍微少一点,原始瓷和白陶也有少量出土。”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