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中县是川渝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资中境内,共有融合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观光等特点于一体的的古城镇共有两处,文庙、武庙、永庆寺、宁国寺、清代一条街等全国、省、市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中,资中县多部门合作,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多种力量消防队伍、开展多样化消防宣传等方面入手,多条腿“走路”,为全县文物古建筑加装上消防“安全网”,探索出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新路子,有效避免文物古建筑重特大火灾发生。
多部门“问诊”把脉古建筑消防安全
资中县境内文物古建筑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悠久等特点,大部分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火灾荷载大,火灾发生,燃烧迅速猛烈,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今年以来,全国相继发生了数起影响大、损失惨重的文物古城、古建筑火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文化财产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火灾事故发生,充分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今年3月,资中县消防部门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次“清剿火患”战役,联合当地文保、旅游等单位,在全县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大体检”专项行动,通过集中“问诊”全县文物古建筑,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病患”文物古建筑出开具“治病”良方。
据参与“大体检”专项行动的资中县公安消防大队参谋王远敏介绍,此次专项行动共涉及到文物古建筑22处,行动中检查人员对文物古建筑用火用电、香火炉设置、消防器材配备、疏散通道等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除此之外,检查组还从文物构成、隐患特点、整改措施等方面对全县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向县政府提交了文物古建筑火灾隐患整治报告,从政府层面争取对文物古建筑火灾隐患整治政策和资金支持。
据了解,今年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厅,县文物局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古建筑修护和火灾隐患整改。
多举措发力提升古建筑火灾风险抗御力
“资中县文物古建筑的分散性提高了此类火灾事故扑救难度。”资中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许滨介绍,资中全县面积1734平方千米,下辖33个乡镇,挂牌命名的全国、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遍布全县,而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短缺严重制约着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资中县消防部门提前县委、县政府在文物古建筑密集或离城区较远的乡镇设立专职消防队,弥补现役救援力量的不足。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