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丰富的古遗址——东方荣村遗址,迎来大规模田野考古,引发当地居民考古热情
东方荣村古遗址考古现场
去年12月中旬开始,国家博物馆在东方市四更镇,对我省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丰富的古遗址——荣村遗址进行试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陶片500件、同时期房屋木桩40根,3件唐代陶器,一座明清时代古窑等一大批实物。同时,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做好前期准备,拟对另一处古遗址——板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在东方市引起了轰动,许多市民茶余饭后都会聊一聊考古话题,搅起一股文物“热”、考古“热”。
东方市考古界参与此次考古筹备工作的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海南岛从南到北各地区可谓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从数量来看,东方市和陵水县是我省古遗址、古墓葬最多的两个县市。
据介绍,汉代汉武帝时期就在如今的东方市设立了县治,有许多已经发掘的实物可作为证据;而宋代在现今的东方市东河镇设立了镇州故城;明代万历年间在现今的感城镇生旺村大雅坡上设立了感恩县城,也称大雅坡县治遗址。
明代成化年间,东方市的县令楼积福,当时在整个海南岛威名赫赫,属于“土官”、“流官”一类的官职,在《明成祖实录》和《明宣宗实录》中也有详细记载。任职期间,楼积福曾因治理有方而专程前往北京述职,受到皇帝的召见与恩赐。1980年代,考古人员在东方市境内发现了楼知县的坟墓,1986年,楼知县的坟墓被列入东方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叫楼公坟。
此外,考古人员还曾在东方市境内发现了秦观、文天祥后裔的墓葬,以及明代末年在抗击倭寇战斗中牺牲的当地“军保”、驻军的诸多墓葬。
1986年,东方县公布了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6处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东方市八所镇的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监狱旧址、四更镇荣村的荣村古遗址、东河镇的镇州故城、八所镇稻坝遗址(又称贝丘遗址)、感城镇的感恩县学宫、天安乡的摩崖石刻等。而地处现东方市新龙镇的明代高事音墓、八所镇新街居委会的新石器时代的新街古遗址、新街驸马村的大元军马屯兵场、三家镇宋代的符确墓故里等13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