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古村较多,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该县古村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古村落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及丰富的文化遗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被专家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如何延续古村落民居的生命,让其继续焕发光彩,是值得探讨与关注的话题。

燕坊古村幽静的小巷
一县拥有4个历史文化名村
1月14日、1月15日,记者在吉水县一些古村走访。吉水县拥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其中金滩镇就占了3个。
金滩镇最有名的当属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燕坊古村,2007年5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古村现有150余户,700多人,村口的千年古樟遮天蔽日,形成天然屏障。
在漫长的岁月中,燕坊村民和能工巧匠,创造了精美的建筑艺术,村中现存的102栋清代建筑和13座牌坊令人叹为观止。
离燕坊古村不远,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桑园古村。该村现有古建80余栋,古民居为独特的天井院式民居,具有典型的庐陵古民居建筑风格。
当地多举措保古村风韵
许多地方的古村落或遭破坏或日渐消失,为何吉水县的古村能保护完好?
据介绍,2003年,燕坊古村被省政府评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吉水文物局普查队对燕坊古村130余处建筑物、构筑物、环境要素进行了普查,依法公布了88处历史建筑,并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管理。2005年公布州司马第、大夫第、资政第等9处古建筑为县级保护单位,并设立了保护标志。古村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