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宁波保国寺发现一批古建筑构件
来源:中国宁波网  日期:2013-6-24

新发现的石质莲花覆盆柱础

新发现的石质莲花覆盆柱础

    近日,经东南大学和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专家考证确认,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陈列提升工程中发现的一批石质莲花覆盆柱础为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古建遗构,且其形制与宋《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宝装莲花柱础”图例如出一辙。这是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群极为重要的一次发现,为佐证保国寺大殿建成年代提供了又一有力的物证。

    《营造法式》是古代建筑史巨著,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参考书”。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的保国寺大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由于其建筑的年代比北宋《营造法式》的刊行还要早90多年,大殿的许多做法及规制也因此成了《营造法式》的实物例证,有的甚至已是孤例。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石质莲花覆盆柱础共12只,呈对称分布,现作为保国寺大殿后清代建筑(观音殿)的柱础。其覆盆高度和莲花瓣的弧度与宋代《营造法式》记载比例数据高度吻合,且部分柱础的莲花覆盆基座上出现了“锯匠”、“花墩”等文字,这些术语均为我国古代早期建筑中所使用。

    此外,巧合的是,这些石质莲花覆盆柱础的周径与保国寺大殿内现存的北宋檐柱的周径相一致。根据史料记载,保国寺大殿内柱础是清康熙年间修缮时所替换。专家因此对此次发现的柱础做出两种判断,一则是原来的古建筑中所遗留;二则可能是保国寺大殿在清康熙年间维修时被替换的柱础移来所用。

推荐阅读:

黎里发现清代义庄古建筑 江苏目前仅存三处

市民为津城古建筑保护建言献策 应守好历史根脉

云南巍山为县内的古建筑办理“身份证”

“缓拆令”为何保护不了古建筑

编辑:菩提树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