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柱中段和下段一样大

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徐林正在介绍覆盆柱础

独柏寺位于一所小学内,下午课间,一群小学生在这座古建筑前玩耍
古寺历史:唐代修建,为何是元代建筑?
什么时候?什么人?为何在这里修建了这座殿?昨日,潼南县几名文史爱好者刚好来此探秘。对于爱好者这些问题,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徐林只能摇摇头,因为在《潼南县志》上,关于这座庙的文字只有一句话。“县志上说,独柏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其他再无相关文字记载。”
唐代始建独柏寺后,经过唐、宋、元等各代的维修改建,目前只保存了正殿和后殿。沿着四级台阶而上,一阵浓浓的柏木香味随之而来,像极了巧克力的味道。
“目前我们看到的正殿是元代改建的建筑,至今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徐林说,独柏寺正殿保存完整,建筑风格浑厚,造型古朴,用材粗壮厚重,形制沉稳凝重,特别保存的普柏枋,阑额、覆盆柱础,具有中国早期古代建筑的特征。经过专家鉴定,确定独柏寺正殿为元代建筑,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重庆市目前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建筑。
当地村民谭昌杰今年58岁,当年读书时,教室就在独柏寺正殿内。谭昌杰说,以前正殿还有一尊用柏木雕成的菩萨,两个人才能抱过来,后来被当作柴火烧了。
徐林说,当年的前中后三个殿、以及两侧厢房加起来,应该有1000平方米。由于历史与自然因素,独柏寺建筑多处出现险情。2012年7月,市文物局下拨6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独柏寺抢险排危。目前,排危工程已经完工等待验收。
徐林透露,独柏寺正殿升格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后,将加大保护力度,有望整体恢复独柏寺原貌。目前,独柏寺由独柏小学校使用,暂未对市民开放。
新闻背景:重庆“国保”已有55处,至少6处可以免费参观
解放碑、大礼堂……这次我市有35处文物新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使得重庆的“国保”数量翻番,从以前的20处增加到55处。
数量为何大幅增加?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说,这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分不开,重庆有许多重要的新发现,其中就包括老鼓楼衙署遗址等。此外在新增的35处文物中,以抗战遗址数量最多。在这35处中,以人民大礼堂最为年轻,它只有59岁。在区域上,渝中区分布最多,共15处。
55处文物由于维修等原因,尚不能完全对市民开放。不过,目前至少有6处已免费对市民开放,比如我们熟悉的解放碑、弹子石摩崖造像、通远门等重庆古城墙,还有位于上清寺的特园,以及开县刘伯承故居和江津聂荣臻故居等。幸军表示,最近还有一批维修后的抗战遗址要对外开放。
新增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类:天生城遗址、老鼓楼衙署遗址、重庆冶锌遗址群
古墓葬:荆竹坝岩棺群、汇南墓群
古建筑:独柏寺正殿、重庆古城墙、彭氏宗祠、双桂堂
石窟寺及石刻: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瞿塘峡摩崖石刻、弹子石摩崖造像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刘伯承故居、聂荣臻故居、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特园、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国民参政会旧址、林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南泉抗战旧址群、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重庆谈判旧址群、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推荐阅读:
河北洗马林玉皇阁
海南第一楼——五公祠
山西临县李家山村
安徽和县江天一柱镇淮楼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