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在已有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上,中国壮乡广西积极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组织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并从中择优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一步加强古村镇的保护、规划和管理。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区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物化档案,记录了当地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南疆多民族地区,广西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一批反映地方传统风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古村镇。
广西宾阳县露圩镇是“蓝衣壮”聚居的地方。当地蓝衣壮族人民多居住在山上,以蓝为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蓝衣壮”文化。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当地人会为牛过生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开圩日,俗称“圩逢”。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圩逢”成了“蓝衣壮”同胞展示自己民俗文化艺术的盛会,人们敲锣打鼓,龙狮劲舞,以打钱尺、竹筒舞为代表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尽情演绎着“蓝衣壮”文化的精髓,也让前来观赏的游客大饱眼福。
此外,广西昭平县黄姚古镇在充分保护古民居、古建筑的同时,着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建设演艺场所、演艺队伍和扶持传统手工艺、开展互动体验等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古镇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
目前,广西已有昭平县黄姚镇、阳朔县兴坪镇等7个古镇、古村落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按照计划,今年6月底前,自治区住建厅将会同文化厅,把择优推荐的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别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进一步加强广西境内古镇古村落的保护。
推荐阅读:
黄山:举报破坏古民居最高奖2万
河北百余处文物晋升“国保”
闽台联手助推红砖古厝申遗
中国最大的“皇家剧院”修复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