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石狮百年华侨古大厝“九十九间”盼重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巧凤 陈龙山  日期:2013-5-2

    在福建石狮市永宁镇的后杆柄村,一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华侨民居”杨家大楼,因其规模宏大,房间过百,被乡人称为“九十九间古大厝”。

    由旅菲侨胞杨邦梭建造的这座古大厝,不仅是泉州规模最大的华侨民居之一,也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如今正着手保护开发,将打造为“客栈”、“民宿”。在杨邦梭后人杨祖业的带领下,记者探访了颇负盛名的杨家大楼。

    杨家大楼由四栋传统民居、四栋洋楼构成。左边是始建于清代的杨家祖厝,至今仍保留“五间张”、“两进”、“双护龙”式的闽南传统古建筑特色;右边则是有着中西合璧风格的“六也亭”大楼,是杨邦梭于19世纪20年代建造的,也是整个建筑的精华所在。

    走进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两层半高的“六也亭”楼,西洋式外观让人眼前一亮。虽历经80多年风雨侵袭,大楼外的浮雕依旧保存完好,天使、松树、梅花鹿等图案让人叹为观止。

    杨祖业说,杨邦梭是家族的长房长子,底下还有5个弟弟。上世纪20年代,杨邦梭同十多个叔伯兄弟到菲律宾,靠办香烟厂发家,成为菲律宾十大企业家之一,后又组织了享誉菲律宾的“良友”男子篮球队。

    “杨家原准备在乡里盖6幢楼,后因局势紧张,改为共同盖一幢楼,也因此命名为‘六也亭’。”杨祖业说,“1929年,杨邦梭返乡建设六也亭,当时钢筋水泥建筑在闽南还非常罕见,杨家大楼的图纸设计、主要建材都来自西洋,1933年完工。”

    踏着布满苔藓的阶梯登上二楼,记者看到,虽然整栋楼外观洋气十足,但楼内布局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格,天井、大厅、小厅、偏房、后轩、厢房等错落。房间里,不仅有古早的桌椅、“眠床”,还有华丽的螺旋式楼梯,中西合璧。

    在六也亭主楼旁,还有一排守更楼、佣人房。六也亭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房间,连从小就住在这里的杨祖业自己也不清楚,“乡人称之为‘九十九间’是因为99是个吉祥数字”。

    “六也亭人丁兴旺时,曾四代同堂,有200多嫡亲人口,加上一两百号佣人,共有300多人。”正在编修《永宁镇志》的郑天应指着顶楼的钟楼说,“这里曾挂着一口大钟,每逢进膳,击钟鸣之,可谓是‘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

    六也亭不但见证杨氏家族的繁荣,也见证了日军侵华罪行。抗战时期,日寇登陆永宁,制造骇人听闻的永宁“7·16”惨案。当年日军战机四处轰炸,六也亭也未能幸免,护厝、钟楼均中弹。

    “这个房间就曾遭到袭击,这些地板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重新修缮的。”在护厝一房间内,杨祖志指着地板上的马赛克锦砖告诉记者,房子虽经修葺,却仍留有被破坏过的痕迹。

    改革开放后,杨家后人陆续搬出老宅,六也亭更显沧桑。目前,这里除了还住着几户宗亲外,另有一些房子出租。因年久失修,六也亭部分屋顶和墙壁水泥已剥落,不少窗棂断掉,蛛丝斜织。

    “杨氏家族庞大,遍布全球各地,大部分旅居港澳、东南亚、台湾等各地,约有上千人,杨家子孙均把大楼视为家乡的象征。”杨祖业说,许多杨家人都有修缮六也亭的想法。

    “九十九间”的保护也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目前,“九十九间”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石狮蚶江-永宁示范区。永宁镇党委书记张国钦表示,永宁镇有意向修缮六也亭,将其打造为“客栈”、“民宿”,未来有望以招商引资形式对六也亭进行开发。

推荐阅读:

《中国祠堂通论》近日在上海出版

西安“低调”古庙藏陕西最大宫观壁画

《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正式出版

江西在夹缝间生存的六百岁村落

编辑:菩提树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