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编写的首套全省文物资源普查丛书——《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近期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第一套全面介绍省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利用的大型丛书。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正式启动以来,陕西省组建了由600多人组成的10支专业普查队和59人组成的文物普查专家库,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以县域为单元的田野实地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次“三普”工作中,普查队员足迹踏遍了全省1747个乡镇(街办),31197个行政村、1989个居委会,总行程达60多万公里,共调查对象52842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其中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古建筑6702处,石窟寺及石刻106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13处,其它255处)。这次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4187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4871处,采集各类标本10万余件。
为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事业拥有更坚定的保障和更广泛的空间,以及让文化遗产全面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陕西省文物局编辑出版了以“三普”成果为基础,以县域为单位,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大型普及读物——《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该丛书以县(区)为单位单独成册,以市为单位成卷,共11卷107册。全书文字总量达1200余万字,收录图片近万幅。它既凝结了600多名文物普查队员踏遍青山的辛劳,也饱含了800多名编写人员伏案整理的心血和奉献。
《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各册内容主要依据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正式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辅以重要可移动文物,分(县区)概况、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四大板块,全面系统介绍了各县区历史文化概况、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文物保护机构建设情况。丛书图文并茂,集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一册(卷、套)在手,全县(市、省)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可了然于胸。
推荐阅读:
江西在夹缝间生存的六百岁村落
湖南凤凰规划再造新城 迁移计划遭商户抵制
英国:公民责任与文物古迹保护
山东邹平西董街道文物保护单位已有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