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涉及保育的议题与日俱增,政府倡议成立多年的文物信托基金,终有初步的建议框架。顾问近日向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政府以法定机构形式成立文物信托基金,通过注入一笔过拨款,以及立法将一批可带来收入的物业,转归信托基金,以提供经常收入协助活化歷史建筑。顾问假设最初注入九亿元“种子”基金,即可为新架构带来每年近六千九百万元收入,财政上可以自给自足。
香港新的文物保育政策落实接近五年,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在一一年底委托顾问进行研究,探讨在香港设立文物信托基金的可行性。据了解,顾问近日已向政府提交最后报告,指出香港文物保育法律架构的应用范围狭窄,若要为文物作出法定保护,方法只有将它宣布为古迹,保育文物还须要与其他政府政策竞争拨款;在检视海外经验和分析香港需要后,顾问认为香港应为保育文物设立一个信托基金。
法定机构取代古咨会
顾问指出,为确保信托基金可在没有政府资助下财政自给,可考虑方法之一是提供一笔过拨款,以及立法将一批可带来收入的物业,转归信托基金,以提供经常收入,足以支付核心经费、应急费用和部分营运开支。
顾问曾就成立信托基金进行财务分析,假设能够投入九亿元的启动资金,每年即有四千五百万元的投资收入,又假设信托基金日后可接手管理现时已称为太平山餐厅的前山顶餐厅,以及现为超级市场的前赤柱警署,每年再有接近二千一百万元的租金收入,连同其他收入来源,每年收入估计接近六千九百万元,每年支出则约为六千六百万元,财政上应可做到自给自足。
不过,顾问指,信托基金如要从政府取得启动资金和公共物业,几可肯定必须是法定机构,並向政府或立法会提交已审计帐目和年报。根据顾问建议,信托基金成立后,可取代现时活化歷史建筑咨询委员会的角色,负责审批活化计画,並很可能接手古迹办的部分职能,负责推行外展及教育工作;至於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的保育和公共事务职能,亦能移交予信托基金。
私企式管理设五总监
管理方面,顾问建议信托基金採纳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运作,以提高效率和减省开支,行政总裁辖下可设有五名总监。当中的保育总监可作为信托基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人,负责处理物业业权和维修工作,並应考虑由一名受人敬重、具魅力和经验丰富的人士担任董事会主席。
顾问指,由於持份者和市民的支持是信托基金的成功关键,认为须先就设立信托基金一事进行广泛咨询,估计最快可在开始审议建议后的三年成立新架构。
林筱鲁:报告属建议
古咨会主席林筱鲁在接受查询时表示,有关顾问报告只属建议,委员会日后会在检讨其他文物保育政策时,一併宏观地检讨。委员廖宜康认为,透过基金推广文物教育是好事,但市民对保育的重视程度才至关重要,如得市民支持,政府就可以放手推行基金。
活化歷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智鹏认为,成立基金有助文物保育长远发展,因基金可有一笔稳定的资金,毋须逐次申请拨款。他观察到愈来愈多人关心古迹,指基金将是一个保育的新平台,是一个好的尝试。
推荐阅读:
徽州古民居如何走进科学?
西递被曝用新石板换明清石板
芦山文物受损严重 东汉国宝级文物据称已震断
芦山百年老宅何以“临震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