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之前修缮过古建筑吗?”昨天上午,在兰溪市诸葛镇的长乐古村,看到几名木雕艺人正在雕刻用来修缮金大祠堂的牛腿,副省长黄旭明上前关切地询问。
正在雕刻的姚焕强停下活回答,自家的木雕工艺已经传到了第四代,这几年对古建筑的保护越来越受重视,他已经修了不少。
黄旭明听后感到很放心。他说,在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上,他最担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相关部门自身不深度参与,另一件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搞建设,很多历史文化村就这样在好心好意中、在积极工作中被破坏,被搞得不伦不类。
金华不乏古村,而且规模数量和保护价值都处于全省前列。在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加爱介绍,根据去年普查数据显示,我市范围内现存历史文化村落122个。第一批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8个,占了全省的1/5;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11个,占全省的1/4。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过:“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不比万里长城低。”如何对待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兰溪市委书记吴国成说,他们的共识是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当地市财政近三年来已投入4000万元资金,修缮了600余处厅堂和古民居,今后每年还会拿出2000万元专项用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该市社会各界为抢救古建筑募集的资金累计已达1.2亿元。
据了解,当地的诸葛八卦村、长乐村、芝堰村都保持着原生态的风味。诸葛八卦村从1994开始发展古村游,门票收入已从2万元递增至1600万元。全村人也因此受益,全村从事旅游产业的有400多人,年旅游综合收入达8000多万元。
“优雅、悠久、优美、悠闲,这些都是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方向的关键词。”黄旭明说,我省就此已经拿出实招,比如安排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村,分别给予每村500万~700万元的资金扶持,主要用于古建筑修复、村内古道修复与改造等建筑项目的补助。
据悉,在我省确定的首批43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中,除了兰溪市的长乐村,还有婺城区的雅畈村、金东区的蒲塘村、东阳市的蔡宅村、永康市的后吴村、浦江县的嵩溪村、武义县的陶村村和磐安县大皿村。
推荐阅读:
古建筑沦为城市发展“绊脚石”
兴教寺调查:拆掉了生活区 保留了古建筑
历史和文化仅靠“文物单位”来保护?
“唐僧肉”终究逃不过“地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