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
沈阳,27年前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那时的沈阳更多以重工业城市自居为外人所识。那时有很多大型工厂,它们曾是沈阳作为工业基地的符号,最能体现沈阳独特的工业文化。但是现在沈阳更多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大都市,有代表清代遗迹的“一宫两陵”,有民国时期建筑群“张氏帅府”,有自然风景“棋盘山风景区”,还有民风民俗“二人转表演”等等。沈阳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从2002年的144.3亿元、2138.6万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663.3亿元和6222.3万人次,分别增长360%和191%。2011年,沈阳市旅游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九位,而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沈阳正把各种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城市的记忆,努力打造一座在全国叫响的历史文化名城。
家住沈阳故宫附近的谭大爷对记者说,现在故宫周边说外国话的多了,举小旗的多了,回头客多了;以往冬天来故宫的人不多,现在一点都不少。辽沈晚报记者查金辉摄
过去:保护性开发让历史走出书本
如何让规划和条例从墙上落实到地上,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从推土机下顺利逃生,有关专家指出,关键的关键是克服地方政府的经济冲动,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全新发展理念。近年来,沈阳市各级政府投入逐年增多,67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遗迹列入了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名单。“当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像守财奴一样地守着一堆破烂,而应当通过开发性的保护,让鲜活的历史从书本里走出来,让百万市民共享世界文化遗产。”有文化人士表示,沈阳故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后,敞开大门,真品示人,精品示人,并依史料记载,改编了《皇格格下嫁》等七部皇家礼仪展演剧目,让游客们亲身体验康乾盛世。
现在:汗王宫遗址公园露“真容”
盛京都城改造的另一个重要点位即为汗王宫遗址和豫亲王府遗址。它们均坐落在北中街路以北的区域,遗址会原址保护,建设成一个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遗址广场,这也将是以此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精品工程。
遗址广场的建筑模式将效仿雅典卫城,采用玻璃走廊,超过2000平方米的顶棚也采用透明材料,参观者不仅可以远距离观看,也可以在顶部的连廊远眺。预计明年遗址广场工程建设全部结束,对公众开放。
把2300年城史装订成册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沈阳历史悠久。
早在1986年,沈阳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沈阳“一宫两陵”和新宾永陵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福陵、昭陵、新乐遗址、张氏帅府等百余处被列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清文化、张氏帅府为代表的民国文化、“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抗战文化、沈阳铸造博物馆为代表的工业遗产文化共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史。
为了把2300年的历史装订成册,沈阳有色金属总公司的赵玉民师傅退休后便整天骑着自行车、背着相机,拍遍了沈阳的大街小巷。然而,令他非常焦虑的是,一些历史遗迹他前脚刚拍完,后脚就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他曾只身爬到十多层高的楼上,拍下一幅“盛京兵部府”俯视全貌图,之后不长时间,这幢建筑便在城市的天际线上永远消失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秦开设立“辽东郡”时,在此构筑了“候城”。这座候城被视为2300年沈阳城市史的开端,而1993年,修建东亚商业广场时,深埋地下的候城遗址曾经“露了一面”,但很快又被开发商埋入地下。
推荐阅读:
广州:城中村改造祠堂保护成难题
山西古建筑中与科举制有关的吉祥图案
“误拆”老桥的教训 珠海已经不止一次
湘潭壶天镇蒋家祠堂蕴藏文化价值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