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徐飞等专家日前来到修缮中的宜兴徐大宗祠工地,对这个明代建筑犹保存着当时的彩绘图案表现出惊喜之情,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宜兴文管会办公室主任黄兴南3日向记者证实,有关方面将听取专家建议,完善彩绘的保护方案,确保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徐大宗祠亦称徐大宗祠楠木花厅,为明代宰相徐溥的家族祠堂,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景泰五年(1454年)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入阁拜相12年,历经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人们称“四朝元老”。徐大宗祠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坐北朝南,原有建筑五进,均为木石结构,虽也飞檐峭壁,画栋雕梁,却不奢华,显得朴实庄严,古风雅致,具有独特的明代建筑风格。并建有“含清楼”、“归乐堂”、“世德堂”等,均含颐养和尽孝之义。宗祠大门前有一对石狮,阁额上有一块“徐太师家庙”横匾,天井中央立有徐溥生前得意门生李东阳题写的《徐氏义田碑》。徐大宗祠现仅存第二、三进原始建筑,周围景象已经发生变化,目前由宜兴市文管会代为管理。
据宜兴地方志介绍,宜兴早先大大小小的宗祠难以计数,历经风雨,较为完整保留至今的已不多。自去年下半年起,由于徐大宗祠所在地块成为溪隐府楼盘开发用地,当地有关方面出资对徐大宗祠古老建筑进行修缮。目前,相关工作接近尾声。宜兴民俗文化研究专家蒋云龙先生介绍,按照宜兴习俗,昔时的祠堂大多按宗族支系而建,同一姓氏在同一地区可有多座祠堂,如蒋氏宗祠据说在宜兴就有70多座。祠堂门额,统称某氏宗祠,如“吴氏宗祠”、“徐氏宗祠”,规模形式也大致相似。
推荐阅读:
泉百岁泮宫大修工期半年 文庙大成殿列入修缮计划
嘉兴王江泾镇济阳桥亟待保护
陵水发现海南省最大史前遗址
甘肃瓜州县锁阳城遗址文物考古勘探报告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