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国寺大殿

宁海古戏台
建筑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城市的精神归宿。对她的解读,可以体会到文明的积淀,聆听到亘古的回响,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因此,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她依附于大地,人类赐予它生命,岁月赋予它神灵。在江南数不清的日子里,无论在晨曦朝晖之中,抑或黄昏夕照之际,无论梅雨笼起烟雾,抑或细雪飘进窗棂,她的美,永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美,随着悠悠岁月愈见其深沉厚重,化为大地的“歌吟”,“凝固”为城市的魂魄。
建筑:城市创造力的“维度”
在宁波这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悠远的历史遗留下众多有思想、有情感、富有创造力的建筑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沉淀着宁波城市的文化特质,显影出宁波城市的文化底色。保国寺千年大殿,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13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布什纳吉先生和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的嘎米涅先生伫立保国寺大殿,凝视着这座东方千年古建时,禁不住赞誉道:“与世界其他相似木构遗产相比,例如日本的许多世界遗产级的木构建筑相比,保国寺大殿并不逊色。”他们明确肯定“保国寺大殿的存在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象征,这样的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因此具有世界级的价值。”
如果着眼于中华文明的广阔视野,观照保国寺千年大殿的价值,最核心的一点应该是什么?其实就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博士2004年在宁波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时,面对保国寺大殿发出的那句由衷的赞叹:“这就是宁波人民的创造力。”
建筑文化是宁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宁波人民非凡的文化创造力。从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和榫卯技术构件,到古代宁波的生命之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到代表中国11世纪最先进建筑营造技艺的保国寺大殿,再到近代得西方风气之先的江北岸“石库门”建筑、天主教堂,直至堪称“今天的杰作、明天的遗产”的宁波博物馆,以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创造力在宁波这座城市从未中断,而且一直传承至今。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