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总体布局 >> 正文
客家建筑登记超500个打造“龙岗客家之都”
来源:赢商网  日期:2013-11-20
    客家文化是“龙岗(专题阅读)的根”。两百多年前,清政府一纸“迁海复界”,使得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此,一卷辉煌的客家拓荒史就此打开。今天,龙岗户籍人口中超过80%是客家人,来深圳打拼的外来客家人也有不少选择落脚龙岗。

    两个世纪的文化积淀与今天的客家聚居,让龙岗散发出浓浓客韵。为打通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近来,龙岗提出了打造深圳“客家之都”的理念。那么,建设客都,人文龙岗的优势何在?客韵乡关将向何处绵延?

    客家人拓荒深圳画卷由此展开

    龙岗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300多年前,清政府为了阻断郑成功与大陆的联系,实施了为期20多年的“沿海迁界”,命令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内迁100里,导致当地“十室九空”。平定台湾后,清政府再行“迁海复界”政策,使得生活在赣、闽、粤交界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聚居在现在的龙岗和盐田两区。从此,客家人拓荒深圳的画卷正式打开。

    考察不同民族或民系的文化特色,作为重要文化遗存的民居建筑是一大切入点。对于龙岗来说,想要在今天重塑两百多年前客家人的生存状况和民情风俗,尽可以走进那些隐藏在龙岗各地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堡中去。

    “客家民居特别是大型客家围,以古朴、严密、雄伟和美观著称于世。”深圳市博物馆原馆长黄崇岳曾如此盛赞客家围。

    与闽西的土楼、赣南的土围子、粤东的围龙屋和粤北的四角楼等客家民居相比,龙岗客家围堡别具风格:这种带四角碉楼和望楼的城堡式围楼,兼具居住与防御多种功能,集中了上述各地客家传统建筑之精华,同时吸收了广府民居的优点,可谓风格独特。

    据统计,目前龙岗拥有客家古民居200多处。位于龙岗街道龙岗河畔的鹤湖新居,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而在横岗街道,更是“每个社区都有客家古建筑”,可谓是“活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客家围堡一样,迁居龙岗的客家人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为适应本地的生活,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如传统客家重农抑商,而龙岗客家农商并举;传统客家敬祖奉神,多数客地“神佛满天飞”,龙岗客家则不拘旧礼,移风易俗。正因如此,龙岗客家在客家文化中独树一帜,风情独特。

    全区客家文化登记点有500多个

    在携手研究客家文化多年的深圳大学教授张卫东、刘丽川看来,龙岗客家作为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典型,创造了发达的经济与辉煌的文化,是客家最为出色的支系之一。

    数说龙岗客家,你便可知其文化底气从何而来:全区目前有客家文化登记点500多个,其中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处,规模在800平方米以上的古民居有近160处,3000平方米以上的有37处,集中在龙岗、横岗、龙城等街道。

    在此基础上,龙岗发掘客家遗存,弘扬客家文化的脚步也已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鹤湖新居。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鹤湖新居位于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历经罗姓三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最终建成,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占地约2.48万平方米。自1997年建成客家民俗博物馆以来,由于得到有效保护,鹤湖新居开始重现200年前的神韵。如今的鹤湖新居围墙高大坚固,月池整洁明净,古树苍劲雍容,人们置身其中,蓦然间仿佛穿越时空,重回历史,浸润在宁静而神秘的意境中。

    此外,随着以客家人生活背景为基调的《大围屋》舞台剧等文化产品的推出,以及客家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客家文化作为人文龙岗的一张名片越来越闪亮。

    不过,张卫东、刘丽川也指出,如今的客家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还称不上完美。实际上,除了鹤湖新居、茂盛世居等少数较大的客家民居受到较好保护外,部分客家围屋因为年久失修,没有列入保护名录的范围,随着风雨侵蚀,墙体损坏严重。这些历史“活化石”正面临着消殒的危险。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郭峪城堡内的“豫楼” 府君庙 郭壁村 湘峪城堡 山西历史悠久,..
千年古村走马塘位于宁波以南,鄞州区茅山,人称其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这是一座..
李坑,游人如织 很多人不理解,油菜花乃田间常见植物,各地乡村基本都有..
南华禅寺曹溪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龙泉寺 亭台工艺精湛 宗常山位于府谷县境东北部,周围群山环绕,连绵..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