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震泽:蚕丝古镇重振丝绸之路
作者:吴晓青  日期:2013-11-20

 

   

                               宝塔街

被授予“中国蚕丝之乡”称号古镇4A级景区通过上级旅游主管部门考核正等待正式授牌 

 
    位于吴江西大门的震泽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每年11月下旬,震泽举行一年一度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食旅游文化节,这不仅是该镇年度最大的一个节庆活动,还成为了震泽镇声名远扬的一个文化品牌。

    再过两天,第七届中国吴江震泽旅游文化节暨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节即将拉开帷幕。震泽镇党委书记戚振宇、镇长陆斌表示,今年,对于震泽镇而言,获得“中国蚕丝之乡”殊荣,以及创建4A级景区已通过上级旅游主管部门考核两大喜事将成为这一节日中的新亮点。 

     
    蚕丝古镇4A级景区

    江南地区古镇何其多。就吴江而言,就诞生了同里、黎里、震泽三大古镇。相对于这些名闻遐尔的古镇,震泽古镇属于“后起之秀”。

    和其他古镇一样,震泽也有其展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一角。在这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上,名胜古迹甚多,镇上的慈云寺塔建造于宋淳年间,江南六进大宅院师俭堂迄今也有150年的历史。这两个景点均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震泽有一样宝贝是其他古镇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它的丝绸产业。目前镇上现有大小蚕丝被企业160家,形成了从养蚕→抽丝→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全年蚕丝被生产总量达300万条,形成了年产值10亿多元的蚕丝产业集群。震泽古镇正是“丝文化”的物质载体,这是人无我有,较其他地方古镇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

    今年,震泽镇政府把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全镇一号政府工程,投入巨资,倾力打造,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在保护修缮古建筑的同时,新建了入口景观牌楼、生态旅游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整个古镇修复性保护工程投资2.5亿元,2013年已实际投入1亿元,历经10个多月的建设,震泽古镇景区配套得到全面提升,使得蚕丝文化古镇的旅游大环境得到了长足的改善。据了解,今年1-10月,震泽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7%,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3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

    上月中旬,震泽古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了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考核,正在等待正式授牌。

    “在古韵清幽的水乡古镇上,丝元素又将穿插其间,镇上的宝塔街上,按照编制完成的4A级景区规划,将在老街上恢复古时丝行满街、商贾盈门的繁荣景象。让丝绸文化之旅在古镇上得到充分地展示,成为中外游客必到必购的著名景区。”震泽镇党委书记戚振宇为记者勾勒了一幅震泽未来的美好蓝图。 


    蚕丝之乡名至实归

    2007年底,震泽镇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蚕丝被之乡”称号。时隔六年,震泽镇再度提档升级,将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的“中国蚕丝之乡”名号收入囊中。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却意义深远。震泽镇人民政府镇长陆斌这样阐述:“蚕丝之乡的名号让震泽蚕丝业的发展豁然开朗。镇上的丝绸企业不再仅局限于生产蚕丝被,而是把效益增长点延伸到整个蚕丝产业链上。”

    陆斌告诉记者,蚕丝被是震泽蚕丝行业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产业。在20多年前,用真丝丝棉作为主要原料的蚕丝被广受消费者喜爱。震泽镇蚕丝被产业抓住机遇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慈云蚕丝、英宝丝绸、山水丝绸、辑里蚕丝、丝立方等多家家纺龙头企业、100多家蚕丝被企业,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件,销售额10亿元以上。震泽先后获得了“中国蚕丝被家纺名镇”、“中国蚕丝被之乡”等称号。

    去年,苏州市委提出“重振苏州丝绸”的发展纲领,震泽镇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三产绕一丝,一丝兴三业”的蚕丝文化古镇发展定位。陆斌说:“蚕丝产业始于农业,形成工业,带动旅游业,震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业资源,都将用一根蚕丝串连起来。”

    今年以来,震泽镇大力鼓励蚕丝企业进一步拉长种桑、养蚕、经丝、制衣产业链,发展蚕桑生物科技产品,并主动对接国家级纤维检验所,设立了苏州市乡镇唯一的国家级“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办事处,实现质量品牌、创新创意方面的新突破。在此次美食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震泽办事处将正式揭牌。

    目前,震泽镇正在大力实施以1项交通工程、3项经济工程、3项生态工程和5项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美丽震泽1335工程”,并在其中明确提出了30亿级蚕丝产业的发展目标。震泽镇党委书记戚振宇表示,下一步,震泽镇将依托省级长漾湿地公园片区,规划建设一个蚕丝文化产业创意园,打造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既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金字招牌’,又有长漾、麻漾优美的生态环境,还有特色鲜明、科学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样的震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镇。”

    随着丝立方、太湖雪等企业把各自的丝绸制品带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华美篇章的同时,也把震泽蚕丝推向了世界,震泽蚕丝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熟知。 

     
    丝绸之路震泽启航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时首次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使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对于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吴江震泽镇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上月末,中国“丝绸之路”国际大会(中国丝绸展)在土耳其举行,5家苏州丝绸企业代表中国丝绸闪亮登场,其中震泽就占到了3席。来自该镇的丝立方、太湖雪、山水等3家丝绸企业以中国丝绸的名义参会,正式走出国门,走上“丝绸之路”。这3家企业在此次盛会上分别展示了包括独家研发、别具特色的100多个创新丝绸产品,集中体现了中国丝绸发展的悠久历史和丝绸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示出震泽蚕丝企业在科技研发、市场规划上的深厚实力,得到与会国家代表的欢迎和好评。其中丝立方家纺将土耳其总统及总理的真丝肖像画作为国际礼品赠送土耳其总统及总理。镇党委书记戚振宇、镇长陆斌纷纷表示,此次3家震泽企业代表中国丝绸走出国门,走上丝绸之路,更加坚定了震泽做好蚕丝产业、传承蚕丝文化的信心。震泽将大力发展蚕丝文化产业,努力使蚕丝产业在产品结构、创新能力、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等方面寻求突破,把震泽打造成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蚕丝文化名镇。并以这次丝绸国际大会为起点,加大震泽丝绸产业品牌群建设,勾画挂帆远航的苏州丝绸未来之梦。

    丝绸企业代表中国重新走上“丝绸之路”的同时,震泽镇也同样走出一条符合震泽特色的“新丝绸之路”。

    为了重振“丝绸之路”昔日雄风,震泽镇政府在全镇100多家丝绸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中,创建了主题统一,内容各异的“丝绸之路”展示馆,从历史渊源、地理位置、生产规模、销售路线等方面,详细注释了震泽自古以来就是太湖流域丝绸之路的主产地和起步点。同时震泽镇还精心保护了古代丝绸的生产作坊、运输码头、富商故居等显示震泽“丝绸之路”的文化物证,不断丰富震泽古镇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

    “上午游古镇,中午到生态公园尝农家菜、品蚕丝文化,下午到蚕丝文化创意产业园选购真丝用品。围巾、袜子、内衣、外套、床上用品,将来新人结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物品,都能在筑巢之旅中完成。”镇党委书记戚振宇、镇长陆斌表示,震泽将利用好自身宝贵的古镇资源,利用一根蚕丝把古镇游、生态游、工业游串联融合起来,让四方来客到震泽,体验一条现代的“丝绸之路”。下一步,震泽将以“蚕丝文化”为核心,寻找传统观光与休闲度假的契合点,不断提升震泽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全力打造“江南情丝、水乡震泽”的太湖旅居品牌,启航美丽震泽的现代“丝绸之旅”。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