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甘肃:严重紧缺文保人员40座古城遭多重危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冯志军  日期:2013-11-19

   洮州卫城全景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洮州卫城全景

甘肃景泰永泰古城现貌

                  日渐失落的甘肃景泰永泰古城现貌

黑水国遗址

          甘肃张掖市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黑水国遗址地

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破坏,日益频繁的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措施落实的“兴趣”缺失,目前甘肃保存较完整的40余座古城正面临着多重危害。面对这些刻不容缓的保护任务,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紧缺最令官方“头疼”。

    “事实上,高素质、高质量的文物勘察设计人员和咨询专家在全国来讲都是比较少的。”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王旭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大量的文物保护任务,甘肃现有的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及保护技术显得“捉襟见肘”,二者矛盾日益突出。

    据了解,甘肃境内现存较完整的40多座古城基本以夯土筑成,包括古代城市和古代战争防御作战体系的古城堡,建造时间始于汉代以来,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这其中,至少有五六座古城目前仍有民众居住,且生产生活正常。

    甘肃现存的40多座古城中,有十几座已经公布成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不太完整的古城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一般文物点。

    王旭坦言,与需要正常进行的文物保护任务相比,甘肃现有的“稳定性”文物保护人才缺口至少在一半以上,而在一些保护领域,这种缺口则更大。这不仅会延缓工作进度,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也受到影响。

    甘肃古城保护现状堪忧

    近期,中新网记者相继探访了位于甘肃境内的永泰古城、黑水国遗址等这些或已被废弃,或依然被后人至今沿用的古城村落,满目尽是历史谢幕后的斑驳残垣和日益凋敝的荒凉。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