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上三五好友,吟诗作画,品茗赏曲,这样的惬意生活海盐市民触手可及。近日,位于绮园文化区的朱宅挂上了新匾“大隐江南”,百年老宅旧貌换新颜,成为一处集文化休闲和文化展陈交流为一体的综合运行平台,向市民免费开放。
百年老宅“复苏”
朱宅,原大营弄13号民宅,是海盐望族朱氏的祖传老宅,归属“树德堂”,从清代中期建成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其间历经数次战乱,饱经风霜,毁损严重。
为使朱宅历史风貌完整再现,2010年底,海盐县斥资近300万元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我们多方面收集资料,制定了周密方案,对朱宅屋顶、梁柱、墙面、楼板、门窗等进行修补和更换。”县城投集团张越峰介绍,“每一处细节都是依据朱宅的史料、实物和当地同类型相关建筑特征及其数据确定的,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信息。”
去年年初,朱宅经过修缮后恢复原貌,并有了一个新名字——“大隐江南”。县文联主席宋乐明告诉记者,“大隐江南”的名字源自海盐“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名城”的美誉,意为隐逸文化。
鲜活的历史文化图标
记者走进修缮后的朱宅,悠悠百年历史浮现眼前。
朱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为二进式砖木结构楼阁建筑,粉墙黛瓦,朴实端庄。第一进设置了宅第内园,有喷泉、金鱼、鲜花,宅内左右两侧各展有奇石,其中不乏珍品,墙上挂有名家字画,工笔、写意兼有。穿过小天井为第二进,设有传统茶道表演、民俗展演等,端坐其中品茗赏曲,极尽风雅。
城市发展要以历史为支撑,保留古建筑就是保持城市的独特性。宋乐明说,朱宅是定格在海盐文化地图上的鲜活图标,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对海盐城市文化气质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浸染功能。
据了解,海盐朱氏历来人才辈出,其族裔朱昌颐是海盐县历史上唯一一个状元,另有十几个进士,三十多个秀才,民国时期更有史学泰斗朱希祖,当代美术家朱乃正也是杰出代表。
赋予文化交流新使命
如今,百年朱宅有了新的使命。
朱宅修缮后不仅为海盐城市增添了丰富内涵,也为海盐文艺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创作和交流的优质平台。无论是书画篆刻爱好者,还是戏曲表演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一展身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给市民带来别样的精神享受。正在参观的市民金金告诉记者:“朱宅确实不一般,一进来就感觉全身心都静了下来,是充满文化气息的休闲好去处。”
记者在县文联的计划中看到,朱宅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沙龙,在这里,文艺爱好者可以作品为媒介,沟通艺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共同创新繁荣海盐文化。据悉,目前县文联正在与多名国内收藏界、书画界的知名专家进行联系,邀请他们前来创作传授技艺。
推荐阅读:
故宫修复“地上天宫”神武门外将打造特色文化街
马里叛军烧毁廷巴克图古城遗迹
浙江桐乡市为古镇古建筑把脉
丝绸之路上再现千年佛教造像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