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湾古民居吸引新人到此拍结婚照
坐落在木兰山下的大余湾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大批明清建筑古色古香。近年来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大余湾由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一跃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旅游名村、武汉市十大魅力乡村。
小桥流水、青瓦飞檐、鸡鸣狗吠、锅巴米粥……走进大余湾,现代都市的喧嚣浮躁被置诸脑后,剩下的,是对能在水墨画般乡村里闲适定居的羡慕与神往。
记者来到大余湾时,80岁的余永奇爹爹正在村口与居民闲聊,曾担任黄陂区文化馆馆长的他对村里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大余湾的先民于明初从江西婺源迁移而来,600多年的历史在此留下了大批明清民居和参天大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让生活在此的人们普遍长寿。
“东村古西街新南桥流水寨屏北风吹,春芽萌夏叶绿秋色连山梅映白飞雪。”这是贴在余爹爹门上的一副对联,也是大余湾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外工作生活多年以后,余爹爹拒绝了儿女邀其同居广州的建议,也没有在武汉市区生活,而是选择回到村里颐养天年。
余爹爹说,近十年来,在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大余湾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经济,历史文化博览、古建筑观展、电影摄制城、农家休闲为老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们开起了农家饭庄,年轻人在家门口的旅游区找到了工作,就连农闲时自娱自乐的踩龙船、唱戏也成为每年正月赶庙会吸引大批游客的重头戏。
据大余湾村负责人余绍良介绍,下一步,村里将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新楼房供村民居住,提高人居环境,也利于老民居的保护开发。
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街变豪华会所 伤害的不仅是建筑
西安明清老街开通巷至今仍有清末房
济源:庙街村“扒房”引发“熟人社会”裂变
山西应县木塔申遗亟待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