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和他的藏品](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301/201312116150981.jpg)
刘刚和他的藏品
满屋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构件,琳琅满目的古典家具,精巧珍贵的硬木文房藏品……这些都是一座新落成的私人博物馆的展品。这是一座独特的专题博物馆,位于老商埠区经二纬七路9号院羲古会馆现代艺术展区内。
走进现代艺术展区的大门,在大门右手边有一扇与展区不很协调的白门,门右侧墙上镶着一方玻璃牌子,上面的大字是:“偕木堂———国内首家古建筑构件私人博物馆”,下面的小字就是博物馆内展品的内容:“建筑构件、文房雅玩、古典家具、书画、造像、高古瓷、砖雕”。
博物馆的主人刘刚儒雅中透露出一股睿智,收藏古建筑构件和古典家具已经近20年了,这座博物馆内的展品就是他费尽心力收藏的。
古建筑构件涵盖我国所有重要木雕品类
刘刚先领着记者参观了一楼,这层展出的都是古建筑构件,徽雕、东阳木雕、福建永春木雕、山西木雕以及独具特色的潮汕金漆木雕等,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木雕,而且各地域、风格、流派、类别中都不乏精品。
记者通过刘刚的介绍,认识了斗拱牛腿、雀替、花板、梁托、梁枋、窗轴、垂花柱等中国传统建筑的木制构件,而这些构件上的精美雕刻真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其中有一套“岳飞大战金兀术”的额枋花板,上面密密麻麻雕刻了14个人物,大小不一,装束、动作、表情各异,有的中间一块上雕刻的是两员主将骑着战马正在交战,其余小兵或掩护,或俯冲,或倒立,其神态、姿势、表情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刘刚说,这套额枋花板一共3块,共长1.5米左右,如此大胆、大气、紧凑的布局,难能可贵的是满雕人物,加上雕刻层数达到了4层,世所罕见。尤其中间一块,敢如此构思就已经让人佩服匠人的艺高胆大。整体场景宏伟,人物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展馆里的古建筑构件基本都带有雕刻,人物、亭台楼阁、花鸟等无所不包。尺寸之间,似乎人间百态尽现其中。刘刚指着一对挂在墙上的牛腿对记者说,这是一对徽雕“倒挂狮”九狮“牛腿”,属于规格非常高的建筑构件。因为“9”这个数字在古代所代表的级别是最高的,而且这9只狮子造型生动,憨态可掬,小狮妩媚,大狮威严,传达出吉祥如意的含义。绣球为镂空雕刻,里面还有一滚动的小球,镂雕玲珑巧妙。除了狮子,上面还穿插雕刻有多种吉祥图案,寿桃、石榴寓意多子、长寿,花瓶插牡丹暗寓富贵平安。另一面雕刻有琴棋书画。整件牛腿极其细腻流畅,刀工老到严谨,浑厚沉稳,曲线优美,为清盛时徽州木雕的经典之作。
一面墙上布满了小方形格子,里面摆放的各种题材的雀替,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刘刚说,这些基本是我国各地雀替的代表性作品,每个地方的雕刻手法和表现方式都各有特点,像安徽的雀替,就带有文气,人物雕刻堪称一绝,人物面相表情细腻丰富,对人物和环境表现,手法均很简练,常使用象征和夸张的方法。江浙一带的雀替,主题以风景人物为主,但更注重故事情节,雕刻更为生动华丽;而广东潮汕一带的雕刻,就显得更为复杂,图案繁杂多变,层次也多,而且喜欢在雕塑完成后漆油贴金。在雀替的外形上,安徽雀替外缘一般是波浪形带回纹;江浙一带则是圆形的;湖南一带的外缘以圆形居多,雕刻更舒朗粗犷,具有浓郁的湘楚气息。通过这些雀替就可以基本了解各地木雕的特点,而且可以透视出各地的风土人情,很有趣味。
推荐阅读:
苏州现存最大古民居承志堂屋顶已透光
数百年京城古刹成高档餐饮会所 曝光后仍正常营业
甘肃麦积30座古寺建筑接受消防大检
保护范围模糊 酃县故城遗址还能保存多久?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