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北京:拆掉的老房子 拆不掉的魂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克非 陈曦  日期:2013-1-11

从鼓楼俯瞰民居

从鼓楼俯瞰民居

一位拆迁选房的居民在胡同里选房办公室门前打电话

一位拆迁选房的居民在胡同里选房办公室门前打电话

关于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范围内的房屋征收的通知

关于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范围内的房屋征收的通知

    不想再开店的姑娘

    新疆姑娘王萍,圈儿里人都叫她二姐,父亲是北京知青。新疆长大的她在1991年随着父亲来到了北京。家里世代是做餐厅买卖的,回到北京后,父亲开了一家专营云南菜的餐厅,二姐也就随着父亲在餐厅里帮忙。

    慢慢地,二姐喜欢上了摇滚乐,那时的崔健、黑豹、唐朝还年轻,呐喊出来的口号和富有激情的节奏,深深吸引了王萍,她狂热地爱上了这种能直击心灵的声音。但从小在新疆受过多民族音乐熏陶的王萍也发现很多歌手唱出来的旋律还不如自己家乡随便一个普通人唱的动听。不管是维吾尔族音乐还是哈萨克族的旋律,一股脑涌入了她的脑子,使她萌生出开一家酒吧的想法,开这个酒吧也是为北京的老乡们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结识一些朋友,她选址选了很久,最后找到了鼓楼这里,开了一间小酒吧,叫“疆进酒”。

    很多同乡从京城各地聚集到了这里,他们在一起聊天、喝酒,回忆家乡的风光、家乡的姑娘。那时,酒吧驻唱刚刚兴起,许多当下仍然活跃在一线的民谣人都在疆进酒唱过歌。提起驻唱来,二姐说:“何止是驻唱这么简单,那时的音乐人都没有什么钱,凭着自己的理想来北京闯荡。不少人没有地方住就在我的酒吧里打地铺,最多的时候酒吧里一晚上能睡七八个人,早上起来他们出门谋活计,晚上来酒吧唱唱歌,然后继续睡这儿,有的住几个星期,有的住几个月。苏阳、马条、洪启、布衣,这些如今独立乐坛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疆进酒打过地铺。一到晚上,疆进酒就是鼓楼广场上最热闹的据点,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就是音乐人的大聚会。”

    提起拆迁的事情,记者没有从二姐脸上寻找到一丝不满或者愤怒,二姐脸上挂着的是淡淡的微笑和一抹伤感。“几年前就说要拆了,但是因为北京四区合并,就把拆迁的事情搁置了,去年又提到议程上来,前两天刚接到通知,估计动工就在今年,这个事情应该是板上钉钉了。”记者又想到圈子中的传言:“在疆进酒演出,不管是唱歌还是听歌,都是完一场,少一场了。”

    二姐说:“拆了就拆了吧,我一个女人,也该休息休息了,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还要再在这个圈子里打拼,毕竟这个圈子已经利欲熏心了,人们都变了。既然人都变了,房子拆了又如何呢?这个时代过去了……”二姐的种种表情和口气,俨然已和一个北京丫头无异,少数民族文化和北京文化杂糅之后又有了别样的魅力。

    酒吧的伙计小伟,见到记者过来,特意去洗了个头,他说,今年2月2日,就是最后一场演出了,邀请记者一定要过来看看。记者问:“那之后呢?”小伟说:“之后?之后过年了啊,回老家!”记者追问:“那再之后呢?”“再之后?酒吧都没了,我还回哪儿去呢……”小伟笑了,顺便捋了捋刚洗完还没吹干的头发。

    不去旧宅的老人

    在鼓楼和钟楼之间的胡同里,记者遇到了一名头戴红帽的老人,胡同的墙壁上张贴着关于房屋征收的通知,几步就有一张,完全相同,老人在每一张通知前都会停下仔细地观看,生怕落下了什么,也一次一次地确认,自己位于钟楼湾胡同的旧宅子,的确是要拆了,老北京话把没谱的消息叫做“荒信儿”,老爷子从2009年开始陆陆续续听到了各种荒信儿。“这次,是真真儿的事了,没跑儿了。”老人嘟囔着。

    老人姓秦,打小一直居住在这条胡同里,直到上世纪末。虽然现在已经被儿子接到新街口附近的房子养老,但是时不时仍然回来转转。在他看来,这里有他童年的回忆,有伴随他成长的街坊,更多的是一份难舍的感情,最近天凉,一直没过来,今天看到出太阳了,老人没有和儿子打招呼,自己跑回了儿时居住的地方。

    老人指着鼓楼北侧的广场和记者说起了儿时的状态,当时这里很热闹,卖布头的,打把势卖艺的,卖切糕、大力丸的,相面算卦的,卖面茶小吃的,甚至还有在书馆说不上书的评书艺人在这里撂地摊。说起当年的时光,老人记忆中的碎片被完全拾起,仿佛昨日重现。

    老人告诉记者,按时拆迁,可以拿到补助,还有点奖励,虽说不多,但是总比赖着不走当钉子户强,所以自己不会赖着不搬。“只是有那么点舍不得,舍不得你懂么?就是不甘心。”老人特意强调了一下。

    记者提议,去老人的旧宅看看,老人迈着不再矫健的步伐,走在胡同中,远远地望见了自己的老房子,老人用手指给记者,当走到老房子前还有20余米的时候,老人停在了凛冽的北风中,再也不往前迈出一步。“不去了,去了心里不是滋味,见到老街坊又有说不完的话,不去了,不去了,回家了。”说完老人扭头向胡同口走去,伸出右臂示意记者再见,直至消失在胡同的尽头,也没再回过头。

    相机,耳机,推土机

    多日在钟鼓楼广场上溜达,总能见到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有的年过花甲,有的稚气未脱,他们只是想在这最后的时光,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一些记忆片段。梅澈今年23岁,在北京的一所大学读工商管理,他并不是北京人,但是他说他很珍惜在北京的这4年时光。“也许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在北京的经历,来体会北京的文化。”梅澈说。对北京民俗很感兴趣的他听说鼓楼要拆的消息以后,已经是第4次前来拍照,梅澈一边展示自己的成果,一边问记者:“你说我是照黑白的,还是彩色的?”随即自己又琢磨了一下,“还是彩色的吧,大不了可以用软件修成黑白的。”

    当记者将镜头对准鼓楼巍峨的墙壁时,一个身穿鲜艳羽绒服的小伙儿跳入了镜头,甚至还主动摆起了POSE,他头戴耳机,耳机中传出《江南STYLE》的音乐,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音乐节奏感强,小伙随着音乐在鼓楼广场上摇摆着,脸冻得通红。他是来北京玩的,今天旅游团去南锣鼓巷,他没有去,自己来到了鼓楼,他觉得来这里更有意义,像是在问好,也像是在告别。

    要拆迁的鼓楼地区南侧,就是已经开始动工的地安门地区的工程,塔吊、推土机和运渣土的车在那里工作着,不远的将来,钟鼓楼广场一带,也会变成这样的景象,裸露并且忙碌。负责安置房分配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他们讨论着还有几户人家没来签字,清算着拆迁名单,清冷的平房大门外,赫然贴着一行标语:“在钟鼓楼我们是老街坊,到芍药居我们是好邻居。”几名大爷大妈围在安置办公室的门外,不知是踌躇还是失落。

    记者手记

    也许有一天,这些老房子都会被拆掉,也许有一天,这些老街坊都会被迁走,也许,在“中国速度”的催生下,这里很快就能“复原”成旧时钟鼓楼的“巍峨古朴”,重现盛世繁景,可是没有了老北京、原住民的生活气息与文化氛围,这里会不会只成为又一个冷冷清清的古建筑群,一个无甚大意义也并非文物的复制品?重建的永定门城楼,重建的西单牌楼,重建的前门大街,重建的鲜鱼口……一幢幢“老建筑”作为新地标矗立在北京的版图上,但当人们徜徉在这些建筑群落之中时,却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一家家的商户鳞次栉比,老北京的味道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生活在这座古都中的人们,也已经越来越怀念它曾经的韵味,鼓楼东大街及其周边的锣鼓巷等胡同成为年轻人的驻留之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古老的街区碰撞、混搭、融合为一体,许多人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北京。活态的生活文化和凝固的建筑文化相融合,才出现了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假如空有建筑,没了人气,岂不成了《清明上坟图》?

    除了何勇的《钟鼓楼》,钟鼓楼还让我们还想起了陈升的《北京一夜》:“onenightinBeijing你可别喝太多酒,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现如今,地安门外已经支离破碎,不知道重建后,还有多少人会在这里买醉,并且动了真情……

推荐阅读:

古城控规 苏州将有第三次大动作

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房子将坍塌?

宁波江北石库门老宅要玩“漂移”

文昌数百年古宅“九牧堂”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
 ·湖南辰溪五保田古村入选首批..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